餐飲採購中,不要因為便宜而積壓你的庫存,看似便宜實則“昂貴”

在餐飲日常經營採購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同樣的產品量大量少給予的價格也不同,同樣的產品你買100個,有可能單價是10元;你買1000個單價有可能是7元。不光餐飲行業的採購是這樣,凡是採購幾乎都是這樣,量越大單價會適當的降低,很多時候經營者會為了單價的便宜而選擇大量採購;還有的供貨商有起訂數量。這時候各位經營者應該算算一筆賬,這些看似便宜的是不是真的就是“便宜”呢?

餐飲採購中,不要因為便宜而積壓你的庫存,看似便宜實則“昂貴”

餐飲採購中,不要因為便宜而積壓你的庫存,看似便宜實則“昂貴”

單店或者兩三個店的餐飲老闆,對於原料的採購不建議一開始就大批量的進行,除非你的幾個店面生意火爆,消耗能力驚人,那你選擇量大單價低是對的,如果,你採購一樣貨物夠你一年的用量,說不定還用不完,這就會造成你的儲存壓力,這裡麵包括了你的儲存空間浪費、保存不當造成的變質浪費、庫存資金浪費等等,實際算一下你未必得到了便宜。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店裡一年能用100斤生芝麻,採購時你為了便宜一點進了1000斤,實際來講你採購了10年的用量。第一,餐飲變化這麼快,兩三年一個格局,你備10年的量幹什麼,又不是世界末日讓你屯糧食;第二,進了10年用量的芝麻,你就壓進去了10年的資金,這些錢你沒法用,都變成芝麻在那堆著,記住這種不能流動的資金就相當於沒有,你無緣無故的消失了10年芝麻購價的資金;第三,這一千斤芝麻你得有個地方放,佔用了餐廳的儲存空間,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第四,萬一受潮長毛,老鼠蟑螂的都來了,你會損失很多芝麻,也就是你損失了一部分人民幣。

餐飲採購中,不要因為便宜而積壓你的庫存,看似便宜實則“昂貴”

餐飲採購中,不要因為便宜而積壓你的庫存,看似便宜實則“昂貴”

還有一種企業,受到了上游產業鏈、標準化、產品之上的影響,自己領悟出現差錯了,沒有考慮實際以及自己的體量,像有的餐飲店只有一兩家店,開始對接自己的供應商,這裡以一個做蝦的店為例,它有兩家店面,生意都是一般情況,為了標榜自己的原材料供應有多好去對接海底撈的底料廠,如果是火鍋店對接底料廠無可厚非,因為你的底料是必用的,大家也都是這麼幹的,你一個只有兩家店面的王婆大蝦店你去對接炒蝦料和紅油,海底撈對這家蝦店的起送量是1噸,像紅油這樣的東西,還有個別口味的炒蝦中採用,且一天的用量不會超過1斤,結果你進了1噸,宿舍、倉庫、店面堆得滿滿的,一噸的紅油夠用好幾年的,後來其中一個店面倒閉,再加上一部分紅油到了保質期,正好趕上食藥局大檢查,大批量的紅油被扔掉了,浪費了不知多少錢。

對接好的原料供應商是好的,但要考慮自己的體量和實際,既然能自己熬製,為什麼要去進如此多的原料,實在是得不到什麼便宜,反而虧損甚多。

餐飲採購中,不要因為便宜而積壓你的庫存,看似便宜實則“昂貴”

總結:很多個體的或者剛起步的餐飲連鎖老闆的眼光和格局不夠長遠不夠大,為了眼前的一點便宜而得不償失,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老闆,進的多便宜,反正又壞不了多進一點,如果百分百的保證壞不了,還有庫存和流動資金兩重要項要考慮,還要考慮市場的變化;剛起步就去對接體量要求較大的供應商對你的危害是很大的,很大一方面增加了你的成本,不要為了1%的口味喪失50%的利潤。這些只是作者個人觀點,各位看官姑且一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