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人工智能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已經隨處可見——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無人駕駛、自動翻譯等。隨著5G的普及,人工智能將滲透到工作生活的各個場景。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前景廣闊,並且引起了政策層面的高度關注:

-中國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以來,人工智能被提升至國策的高度,曾兩度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名為“維持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先地位”的總統令,要求聯邦政府將更多資源和資金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推廣和培訓中。

顯而易見,人工智能時代大門正在被人類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推開。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人工智能時代啟幕,未來勞動素質天平如何傾斜?

人工智能最大的特點在於利用數據預測問題。比如:

-在無人駕駛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就是預測各種複雜多變的道路環境並做出應對;

-在圖像識別中,人工智能則利用大數據抽取規律,再利用規律去預測、分類、聚類未知的輸入,最終得到識別結果。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目前,人工智能應用最廣的領域為“已知的已知”領域,即存在大量數據、而人類也知道如何做出預測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人工智能憑藉強大的計算、匹配能力已經大規模取代人類。

不同的時代對勞動者素質有著截然不同的要求。

譬如,

-在工業時代,人類藉助機械設備提升生產力,掌控機械設備的能力獲得青睞;

-在信息時代,利用互聯網與計算機的能力已經成為勞動者基本素質;

-在人工智能時代,隨著大量工作機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如何找準自身定位以及如何與人工智能進行合作創造價值必然成為主流。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通常,人們用IQ來指代一個人的智商,用EQ來評價一個人的情商。那麼,人對人工智能的認知以及與人工智能競合的能力是否也應當有相應評判標準?

這個評判標準即AIQ(人工智能能力指數)。

要適應未來“人與智能競合”的工作場景,人需要培養AIQ,提升對AI的認知,以便更易於適應科技快速迭代改變的未來。而在勞動者能力金字塔中,AIQ也將站在塔尖,EQ次之,IQ依舊作為底層的普通能力。

AIQ理念推動教育體系變革: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如何培養?

AIQ理念最初由貝爾科教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王作冰先生在其著作《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革命》中提出,即人與人工智能之間合作、競爭的能力指數,包含創造力、學習力、溝通力以及數據力,是人工智能時代衡量個人AI能力高低的標準。

王作冰認為,每個時代的教育都帶有其獨特的時代烙印,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正在催動教育業的變革,人工智能教育體系也已開啟佈局。人機協作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命題。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要想充分調動人的自發性和創造力,同時保持人的靈活度,最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是,教育該如何變?培訓該如何變?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泰格馬克暢想AI未來的《生命3.0》中給出了部分答案:

今天的孩子需要培養三方面技能:

-與人溝通互動的技能和社交的能力;

-保持創造力,能夠找到有效解決方案的能力;

-以及應對環境中不確定性的技能。

這一答案與王作冰的觀點高度吻合。

王作冰通過分析人工智能的智力從何而來、優勢弱勢,發現人工智能缺乏的是創造力、複雜溝通的能力、一腦多用的能力。人機協作中,人需要承擔的正是人工智能所欠缺的能力,這也是如今的教育應當重點發力的方向。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因此,AIQ的本質是人類應對信息的能力,改進溝通力、提升信息處理的效果和效率。想要培養人工智能時代的原住民的AIQ,就必須要開發多元智能的天賦。

除此之外,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王作冰認為數據力同樣不可或缺。

人工智能應用需要大量數據、算法的支撐,人與人工智能合作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這些數據,而人對數據的理解、挖掘也會對事物結果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想要更好地達成人機協作,用數據化的目光看待事物必然成為日常。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現如今,我國大量中學乃至高校都已經或正在配置機器人教育課程及專業,教育培訓機構開辦的STEAM課程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試圖模擬人工智能環境,通過各層次的項目研究,開發受教育者的多元智能,培養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

以貝爾科教為例,已經基於AIQ理念建立了人工智能時代的全新創意科教體系,建成具有自主核心理論、矩陣式、全產業鏈科教平臺:囊括創意科教研究院、貝爾機器人兒童學院、瑪酷機器人學院、貝爾編程等諸多業務分支機構、智能教育產品體系及整體解決方案。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有專家預言,人工智能或將是人類的最後一項發明。 正是這最後一項發明,開啟了全新的時代,人工智能不只會消滅舊工作,也會創造新工作機會。但是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未來新工作被改變、替代、重塑的速度和頻次也會更高。

AIQ的養成,除了在人工智能時代下成長起來的原住民,也會成為每一個人都需要堅持終身的功課。

3月6日,貝爾科教將於深圳舉辦題為“教育·AI·未來”的新產品發佈會,在這裡,將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屆時,貝爾科教將圍繞AIQ核心理論展開討論,並在國內上線三款自主研發的重量級產品。分別是在國際斬獲一系列大獎的Mabot機器人,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球形教育機器人產品;貝爾線上編程課程,將編程課程從實體課堂完美轉移至線上,讓孩子學習編程課程更加便捷;全球首款以AIQ理論為核心的智能教室解決方案BeBO,各類智能軟硬件將積木式創新理念融入主題課程,通過高科技智能手段讓孩子融入到課堂主題實景當中。

這三款產品的國內發佈,不但體現了貝爾科教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而且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人工智能教育行業的最新發展方向。

每一個孩子擁有無限的可能,可以創造讓人感到驚訝的奇蹟。為孩子們提供強有力的工具,開發孩子們的多元智能,讓他們接觸更多前沿的人工智能知識,拓展知識廣度,這將使孩子迅速成長為人工智能的原駐民。

3月6日,聚焦深圳,聚焦貝爾科教新產品發佈會!


能讓孩子站在未來金字塔尖的能力——AIQ你瞭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