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問證監會主席,上海團“犀利姐”針對科創板又提了這幾個建議

當面向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就科創板提出多項建議後,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諮詢集團董事長樊芸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昨天他們(證監會工作人員)已經通過上海代表團聯繫了我。”

樊芸人稱“犀利姐”,原因在於全國兩會期間,她每每出言犀利,尤其關注財政預算、資本市場等熱點話題。而在2018年的全國兩會上,樊芸接連向到會聽取審議意見的時任證監會主席劉士餘拋出四個問題,追問上市公司高管高收入、股票退市等話題,並在幾天後受邀到證監會做了進一步溝通。

7日,在易會滿面前,樊芸又針對科創板表達了一連串“犀利”的觀點:”我不太贊成僅憑互聯網的模式,就在科創板上市”;"用資本堆積起來的企業,發生了惡性事件,沒有社會責任,要嚴加監管,不能隨便在科創板上市"……

樊芸說,科創板在上海試點註冊制,是中央向上海釋放的改革紅利,就是要把科創板打造成上海,中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資本市場的重要載體,也是完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體制、機制。因此,從戰略意義上來講,一定要把科創板打造成為有投資價值的創新板。對內要積極吸引那些以研發為驅動,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企業,對外吸引一批國外高新技術企業落戶,只要有核心技術,哪怕處於初創階段的企業,也可以獲得最大的支持。

“廣大投資者都希望中國股市向好,不希望暴漲暴跌,關鍵是要把握住上市公司的質量,形成’長期慢牛’,投資者伴隨股市成長,分享股市的紅利,同時慢牛可以化解金融風險,”樊芸說,諸如融資融券、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等金融風險,都可以在慢牛市場中得到解決。

“從科創板起步,中國股市將會更加市場化,更加註重中小投資者利益。”樊芸說,科創板作為新生事物,更便於開展相應的改革操作,推動打造一個“慢牛”的資本市場。

1、在退市中引入保險機制

對比成熟市場,A股退市制度實施效果並不理想,退市率明顯偏低。科創板提出建立嚴格的退市制度,同時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環節,一步到位強制退市,樊芸認為,這也倒逼科創板引入保險機制,以確保退市不會造成恐慌,從而穩投資、穩股市、穩金融。

具體來說,就是企業可以在科創板上市時購買相應的保險,或每年提取一定比例的保險金,當股票退市時,可以用於對中小投資者進行補償。此外,還要引入集體訴訟等機制。

2、改革獨董制度,真正做到獨董能獨立

樊芸建議說,獨立董事是否可以由證監會派出,以上一年的平均水平為依據,分行業分類別收取一定的費用,由此真正起到監督的作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公正性。“否則獨董制度就是中看不中用。”

3、適時推出T+0

樊芸說,希望科創板形成一個富有活力丶韌性的丶靈活的自我完善機制。如在上市一年後,推出T+0止損補償機制,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進一步釋放活力。

4、通過稅收調節瘋狂拋售行為

樊芸建議說,在減持股份時,應根據持有時間的長短,設定分層次的稅率。通過制度設計,加強對瘋狂拋售的懲罰。

同時,鼓勵通過減持所獲得的收益再投資於科技企業,對這部分投資,應該減免稅收,持續激發科技投資的活力。

5、加大欺詐的處罰力度

樊芸說,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不對稱的,因此需要加強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完整性。同時要嚴厲打擊欺詐、操縱股市的行為,加大對董監高,尤其是企業高管人員的監管,確認違法違規的,要實施重罰,加重刑期,賠得底兒掉丶傾家蕩產,這樣才有威懾力。

“現在證券法頂格處罰只有60萬,解決不了問題。”樊芸建議,應該先行出臺法規、部門規章,靈活及時指導股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