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下的“躺賺”共享按摩椅被虎嗅等媒體戳穿“謊言”

共享經濟熱潮正在退燒,但共享按摩椅卻日益火熱,“躺賺”成為共享按摩椅的代名詞。

大熱下的“躺賺”共享按摩椅被虎嗅等媒體戳穿“謊言”

現在,一篇《戳穿共享按摩椅的“躺賺”謊言》在網上大熱,對於共享按摩椅行業的發展提出了質疑,這或許又將點燃按摩椅共享經濟的負面輿情導火索!

根據報道,“共享按摩椅”本質上還是“分時租賃”,且必須是固定的場所進行消費,被譽為“剛需”。

雖然,文章總結了按摩椅共享經濟“售賣變租賃、高毛利、回本快”三大優勢,也是等待經濟和場景裡的剛需,但更多列舉了運營中的實質問題:例如安全隱患、衛生問題、虛假繁榮等。

大熱下的“躺賺”共享按摩椅被虎嗅等媒體戳穿“謊言”

若說安全和衛生還只是運營上的不完善,可以通過管理以及其他方式加以完善,但該文章對於“虛假繁榮”的深度剖析,卻讓共享按摩椅經濟的“躺賺”模式赤裸裸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按照文章說法,共享按摩椅與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本質一樣,新瓶裝舊酒,背後都是金融、上市公司在推波助瀾。按摩椅背後則是與按摩椅製造商關聯,或與按摩椅製造商達成戰略合作,並點名樂金健康、榮泰健康、奧佳華上市公司。

大熱下的“躺賺”共享按摩椅被虎嗅等媒體戳穿“謊言”

報道重點以市面上比較火熱的摩摩噠為案例剖析共享按摩椅運營模式,按摩椅玩家都選擇直營、聯營兩種方式運營:直營以租金向物業換取點位投放,按摩椅品牌方拿取全部收入。聯營則與物業共同負擔成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例如物業負擔全部成本,品牌方提供運營抽取8%的收入,或者物業只提供場地即可,按一定比例抽取按摩椅收益。

文章披露榮泰健康2017年的財報披露摩摩噠“體驗式按摩服務(即共享按摩椅)”的毛利率為42.04%,但其他與製造商合作的共享按摩椅平臺則可能沒有這麼高的利潤率,而且榮泰健康與2017年同期12.4%的淨利潤相比,2018上半年上海稍息的淨利潤降至7.1%。

榮泰健康表示許多新進競爭者加入到共享按摩椅行業中來,加劇了行業競爭,提高了場地獲取成本和場地租金費用等。這意味著共享按摩椅競爭紅海開始了!

此外,報道還分析了市面上中小玩家“微商、理財”運營模式,玩家以摩椅以成本價出售,自己收取運營和技術服務費盈利。這類小平臺都是用共享按摩椅回本快、穩定、門檻低(兩臺起售,不到一萬塊錢就能創業)的特點,吸引小微創業者,平臺方則轉嫁了設備成本和運營成本,用非常低的風險獲得流失抽成。

理財模式則更是被報道“狠懟”,並拿共享按摩椅與悟空單車模式做比,採取合夥人加盟,狂吹貢獻單車的回報率,從而從加盟商手裡圈錢。一些公司將共享按摩椅打包成不同等級的投資產品,“讓投資人低門檻進入,高達220%的年化收益,3~6個月即可收回成本。1年期滿,投資人可以選擇以舊換新,繼續坐享穩健收益;或者可以選擇設備兜底回收,現金折舊回收,投資人全身而退。”

“這種玩法就是純粹的騙局了,但在共享經濟和按摩椅‘躺賺’的誘惑下,也可能有一些貪圖高回報的受騙者。”報道最後總結認為,共享按摩椅的最大受益者,是按摩椅製造商。報道還分析認為,共享按摩椅的投放越來越多,但對其的關注與報道卻越來越少。這背後,很可能是因為共享按摩椅模式重、非剛需,產品同質化很嚴重,而主要利潤又被製造商拿走了,外部創業者殺入缺乏“入場”資源,後來者已經沒有卡位優勢,這錢還得換著姿勢圈。

文章雖然是一家之言,但媒體的背後代表著眾多的讀者與觀眾,特別是在共享按摩椅需要資金投入、加盟者追隨情況下,無疑是為火熱的按摩椅共享經濟潑了盆大冷水,後續是否會持續發酵,這需要全行業以及各大品牌多關注輿情動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