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教育,高攀不起!中低配家庭的教育焦慮,該如何面對?

01

“刷個微信群,分分鐘感覺被暴擊,這個暑假過得壓力好大。”

前兩天,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吐槽,點開下面的幾張微信群截圖後,瞬間有種想要穿過屏幕去跟她抱頭痛哭的衝動,同樣是家裡有個小學生,何嘗不理解箇中滋味。

中產家庭更偏向靠“燒錢”來緩解教育焦慮

燒錢教育,高攀不起!中低配家庭的教育焦慮,該如何面對?

一篇題為《月薪3萬,還是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的文章,似乎是擰開了千萬家長心中焦慮的閥門。以數量級增長的轉發和評論,像是表達各種情緒的觸角,從不同家庭背景的家長內心伸出來,讓我們感受到當今家長內心對孩子教育的巨大焦慮。

不可否認的是,教育投資是有必要的。但是投資的前提,以及必要性和程度,卻是一個比較級。有人說,判斷一個男人是不是愛你,就看他是不是捨得為你花錢。那麼,月薪三千的男人給你三千,和月薪三萬的男人給你三千,意義是一樣的嗎?當然不一樣。所以,一切不設前提的談投入都是空談。

撐起孩子一個暑假,到底需要多少錢?沒有一個標準線。月薪三十萬,不會焦慮,月薪三千,也不會焦慮。反而是月薪三萬,最容易焦慮。

02

見多識廣的本質是體驗,而體驗本身沒有等級劃分

燒錢教育,高攀不起!中低配家庭的教育焦慮,該如何面對?

大智慧的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善於補刀的我們說,如果不讀書,即使行萬里路,也不過是個郵差。

焦慮的父母們,頂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在暑假給孩子報名了各種興趣班輔導班,甚至動輒幾萬的國外遊學夏令營,其實都透露著“增加孩子的技能”“開闊孩子的眼界”這樣的期許,希望在各個方面都不落後於身邊的其他孩子。

可是,當我們在拼命不被“比下去”的同時,有沒有停下來想一想,當我們的孩子被我們送去各種高級的課程學習,每天輾轉在不同的教室面對不同的老師,我們單方面加載在孩子身上的這些所謂技能,所謂的開闊眼界,是孩子真的需要的嗎?

見多識廣的本質是體驗,體驗的本質是探索未知,而探索未知並不是只有“拼家底”一條路。一週兩萬塊的歐洲遊學體驗,和一下午三十塊的農家採摘體驗,對一個孩子來說,花了更高的價錢,換來的體驗就真的就更高級嗎?

03

教育市場的大熱,其實透露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根據北京民科院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5月31日,中國的教育培訓機構的總量為14.11萬家,這其中包括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各種非學歷的短期培訓機構,如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等(這還只是13年的數據,近兩年的數據可想而知)。而且從不同地區的數量分佈上看,沿海發達地區的數量明顯高於中部地區,其次再是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

投資者們深知家長們日漸膨脹的焦慮,也都看準了教育行業的巨大商機,然而,巨大利益的背後,隱藏著的卻是更嚴重的教育危機,即家庭教育的逐漸缺失。

這是一個隱形的關係鏈,初始端大約是,教育機構商家的宣傳推廣,促使家長的攀比心日益加劇,驅使孩子的教育需要巨大的經濟支持,然後父母們更加努力的工作,與孩子相處陪伴孩子的時間日漸縮短,隨之而來的是孩子的問題更多,家長的焦慮就更重,愈發的寄希望於各種教育機構,如此循環。

“別人家孩子都報了,比別人落後了怎麼辦,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再苦再難都要給孩子報啊,不然能怎麼辦?”

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太多家長都忘了教育的初衷,只是因為“不想輸給其他孩子”就跟風砸錢投資。難道我們忘了,教育最基礎的環境是家庭嗎?

一個孩子,會彈鋼琴,會畫油畫,會跳芭蕾,會英語法語這些是很重要,但是同時,成長在一個有父母陪伴有愛的家庭裡,懂得分享,樂觀開朗,做事有耐心,會替他人著想,待人接物有禮貌……這些難道不是教育體系裡面更重要的部分嗎?

04

對“階層固化”的焦慮,才是教育的痛點

今年高考狀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一段話,曾一度成為熱點。“階層固化”這個詞,也引發了對教育現狀的深刻思考。

燒錢教育,高攀不起!中低配家庭的教育焦慮,該如何面對?

必須承認的是,家庭的貧富差距對孩子的教育影響確實是巨大的。但是,這個“貧富”並不是單純的指經濟基礎,更多的是通過經濟基礎衍射出來的素質水平。

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經濟基礎越好的家庭,父母雙方的學識和教養也都不會差,他們的受教育水平決定了他們的教育理念。在培養孩子上也更加用心,更會利用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這樣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僅在物質投資上有先天的優勢,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良好的浸潤。

相反的,如果父母本身各方面水平都不高(這裡不單指文憑),經濟條件也會相對更弱,導致平時大部分精力都在工作賺錢,也並不會去主動思考教育孩子的問題,一旦孩子開始上學,身邊有了對比的對象,家長就很容易焦慮,只看表面不思考本質,從而開始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從現實情況看,教育上的貧富差距以及階層的固化,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想要擺脫這種固化,只能從提高家長的教育意識著手,看清自身的實際情況,矯正自己無謂的焦慮心態,跳出自己小圈子的狹隘認知和膚淺,更注重營造一個良好有利的家庭教育環境。

家庭教育,應該高於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想要跳出上一輩的階層固化,不是光看表面從孩子著手,而是應該從自己著手,提高自身的素養,才能有更好更優的心態和觀念去教育子女。

文憑和證書固然重要,但如今的社會競爭,絕非只是憑靠這些硬實力就能勇闖天涯的。你的性格,人品,心態,教養,以及三觀,無一不是將來行走江湖的利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