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湘江戰役時的1934年12月1日,防守全州縣腳山鋪的紅一軍團的指揮部差一點挨湘軍端了。這是紅一軍團指揮部歷史上最危險的遭遇之一。聶榮臻元帥在他的回憶錄裡記載過這件事。對於他們軍團指揮部遇險之小山坡,全州縣黨史部門也想找到,曾向聶帥打探,聶帥辦公室回信進行了答覆。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聶帥辦公室的答覆

從回信上看,是給不出準確的地方了。看來,時間久遠,聶帥也一時記不起來了。但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回憶,繼續尋找。

從聶帥回憶裡看,遇險的地方已經不是才灣鎮的腳山鋪,而是紹水鎮的白沙河沿線的。11月30日,在湘軍的強大攻勢下,最前沿紅一師的防線首先被攻破,他們被迫退出腳山鋪陣地後,紅二師為避免孤軍奮戰被敵人包圍,也主動撤離腳山鋪。軍委獲悉情況後,下令死守紹水白沙河。聶帥回憶:“入夜,在一師撤出之後,二師孤軍突出,為了避免被敵包圍,也主動撤退至珠蘭鋪、白沙,與一師佔領的夏壁田、水頭,構成第二道阻擊線。 " 12月1日,是戰鬥最激烈的一天。 "這一天,一軍團軍團部也遭受極大危險。敵人的迂迴部隊打到了我們軍團部指揮所門口,這是多年沒有的事。當時指揮所在一個山坡上,我們正在研究下一步行動計劃,敵人已經端著刺刀上來了。"

抗戰時左權犧牲後,林彪為紀念左權,寫下一首長達百多行的抒情長詩《悼左權同志》,以“凌霄”的筆名發表在1942年6月19日的《解放日報》上:“多少次的險惡的戰鬥,只差一點我們就要同歸於盡,好多次我們的司令部投入混戰的漩渦。”有人說,林彪當時想到了這場戰鬥。我想,雖然是推測,但也許真會想到吧!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紅一軍團指揮部遭湘軍偷襲處——夏壁田村後龍山(卿助南先生觀點)

那麼這個紅一軍團指揮部遭到襲擊地方究竟在哪裡呢?我看了全州縣對紅色歷史研究較深的卿助南先生的資料,他確認那地方在"夏壁田村後龍山”。那麼,他說的這個地方對不對呢?我們決定實地走訪一下。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夏壁田村背靠越城嶺

2018年7月1日,我與一些搞史料的同志專門到紹水鎮福壁村委夏壁田村進行走訪。隨著歲月的流逝,這裡的人們對當年的戰事多已淡忘。我從各種史料來看,感覺紅一軍團在堅守白沙河的指揮部就在這個村附近。但見了村外面的地形,覺得沒有很合適的地方可以作戰地指揮部。福壁村的村主任趙正德說,村東北有一個小山是四周最高的地方,從軍事上來說,或許最有可能做戰地指揮部。我們幾乎對尋找軍團戰地指揮部失去了信心,聽他這麼一說,便決定去看一看。

有一位地方史家提供的資料說,紅一軍團在湘江戰役白沙河的戰地指揮部在蜈蚣嶺(蜈蚣山)。聽村民說,蜈蚣嶺已經進入越城嶺隘口了,那裡有關口,有龍潭。如果軍團戰時指揮部設在越城嶺山區,湘軍很難攻入,就不存在被偷襲的問題了。這也與史料不符。我們來現場一看,完全可以排除那種說法。不可那一帶,抗戰日期修有大量的戰壕,有些可能依然保留著。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蜈蚣嶺在如上圖越城嶺隘口之後

我們在當地村幹部與熱心村民的帶領下,來到了這麼一個小山坡,當地人叫錐子嶺(也有人說叫交子嶺)。這一帶的山地,就這裡最高,海拔230多米,這個小山坡佔地面積100多畝。村民說,此山坡最高處視野開闊,過去沒有杉樹時,北可望高田、田心村,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看到腳山鋪的山峰,南可以看到水頭村,東望霖源、洛口,這裡西部背靠越城嶺山區,有利於撤退。這裡居高臨下,確實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事實上,後來防守這裡的紅一軍團將士在完成阻擊任務後就是從梅子衝關口撤退的,另有少部分從西北邊一點的牛塘(留塘)關口退入越城嶺山區。

村裡是有一個後龍山,村民說,從軍事上來講,遠沒有錐子嶺這麼有利。如果紅一軍團的指揮部在附近的其它山地,可能就來不及撤退了。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此地最高,過去能看到四周很遠的地方

趙正德主任說,這個山並不是他們村的後龍山,而是叫錐子嶺。就附近的山來說,感覺這兒的地形最好,是做戰地指揮部的最佳位置。山勢相對高,居高臨下,有利於殺傷敵人。這裡在當年戰鬥的時候,有一條人來人往的公路從這裡經過。

趙正德主任說,這裡是紹水平地最高的位置了。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近一點看錐子嶺,真像一個錐子

從當時的紅軍回憶看,紅軍從腳山鋪被迫撤退後,為了完成死守白沙河的命令,在後退路上的竹梅洞榮背、肖家、白沙鋪等地都設有阻擊點,以阻滯敵軍前進的步伐,這一帶都犧牲了許多紅軍。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遠一點看錐子嶺,似乎更像一個錐子

夏壁田這一線,是紅一軍團防守的最後陣地。聶帥的回憶不詳細,夏壁田的戰鬥,是否還有別的史料記載?夏壁田的戰鬥是否還有別的紅軍領導人的回憶呢?

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李聚奎是當年戰鬥的指揮時,據他回憶:“我第三團在下坡田(夏壁田)附近阻擊敵人,先後擊退敵人的五六次衝鋒。第三天,敵人見正面進攻不能奏效,遂改變了戰術,除繼續加強正面進攻的兵力、火力,以壓制我們外,還以大部隊迂迴我們整個陣地後方和側翼。”這段話說明,一師第三團防守在夏壁田附近,敵人突破紅軍防線後,以大部隊迂迴我們整個陣地後方和側翼,與聶榮臻元帥的回憶一致。

探尋紅一軍團指揮部湘江戰役在全州遇險的地方,或許就在這個山上

夏壁田村子出口的山則地勢平坦,地形遠不如錐子嶺

紅一軍團一師政治部主任譚政也對這場戰事有回憶:“我第三團在下坡田(夏壁田)附近阻止敵人,與敵反覆衝鋒五六次,將敵之衝鋒一一擊退。敵見正面攻擊不能奏效,遂轉向我側翼和後方迂迴。此時我們部隊,因連續四夜未睡覺,一天多的時間未吃飯,體力疲勞,未向敵出擊。我陣地周圍數十里都是濃密的森林,也看不到敵人的行動。右翼的槍聲越響越近了,正面卻顯得異樣的沉寂,我們判斷敵人從右翼向我迂迴了,不到多久的時間,便證實了這種判斷的正確性。”

四團團長耿飈對此也有回憶,說敵人猛攻一師三團正面陣地沒有得手;便轉而攻一、二師結合部。由於四團與一師的邊界,有一條彎曲的乾涸河溝,不易展開火力,終於被敵人攻進四五里地,軍團指揮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遇到危險的。為了貫徹凌晨三時中央局、軍委、總政的電報死守白沙河的指令,軍團保衛局的紅色政工人員,已經組成了“執行小組”,軍團保衛局長羅瑞卿局長提著駁殼槍,帶領執行小組差點要對耿飈執行紀律。

綜上所述,我與搞史料的同志認為,紅一軍團指揮部就在錐子嶺的可能性極大。還有,錐子嶺過去也有一條古道,雖然不是官道,但也是過去人們來往的重要道路,還有一個叫蜈蚣漕(溝)的地方。我懷疑,有位史家所說的紅軍回憶裡的蜈蚣嶺,便是蜈蚣漕。

因此,筆者就掌握史料來看,紅一軍團指揮部面臨非常危險的那個地方,非常有可能在全州縣紹水鎮夏壁田村的錐子嶺!如果你有什麼新的發現,歡迎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