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檔案遇見Flipboard紅板報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你能想象一個沒有野生動物的世界嗎?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這並非危言聳聽。一份來自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生命行星報告》顯示,自1970年以來,全球野生動物減少了60%。如果繼續不付出行動,不到半個世紀,人類將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後的“野生動物”。當然,更可能的是,人類將比其他野生動物更早滅絕。沒有哪個族群比人類更擅長自我毀滅。諷刺的是,極少時候人類能主動意識到這一點。

——這是紅沙發專訪的第 12 期

房子組成了街道

街道又組成了城市

而城市是具有靈魂的個體

它有感覺

它要承受

它會驚歎

在建築自身的生活和呼吸中

激發出許許多多的生命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建築師朱錇手稿

牆垣圍城,商賈集於市。人們來往於不同的地點之間,生活渾然天成,大小相聚便形成群體。生息、人群、建築自成一體,城市中的建築成為了人們群居生活中最為生動的語言,無論是生活還是建築,都是自然而然而已。

建築師們所渴望的是在一片土地上生長出彼此對話的磚瓦,在他們眼中,一切事物的發展就像生命的新陳代謝一樣,經由新舊的鬥爭,舊的事物最終必被新事物所取代。建築與城市都不是靜止的,而是像有機生物一樣處於動態過程中,可以拆解、增殖乃至附加,在持續汰舊換新。

當生命遇見生命

建築檔案遇見Flipboard紅板報

“願以建築師之名 ,向自然生命致敬。”

1

朱錇

曾說:“會心處的建築根源,是自然建築。”

自然文化很特殊,一旦人們捕捉了它的氣候特點和生活方式,建築師通過了解這種方式存在下的自然道理去建造,朱錇稱之為“自然建造的法則”,大自然會告訴人們在這個地方應當如何建造房屋,所以房子會有特定的類型,否則人類就不可能生存下來。

中國傳統山水畫所講求的“心境”與“氣韻”也是如此,朱錇的建築創作實踐也在講求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講求建築氣質與環境的相得益彰。因此他的建築風格無不體現著人與自然最本真的狀態,給人的感覺既有藝術的高級感,又有親切感。

古木上蜿蜒的褶皺是時光的過渡,寬窄巷道,蜿蜒歲月,那些橫跨在時光留白裡面的牆壁屋頂,是一個聚落的記憶和年歲,時至今日,它們將要承載的是幾代人的心緒和期許,建築的“就地取材”也使居住空間有了更多的本土氣息和人文情懷。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大理楊麗萍表演藝術中心©朱錇建築設計事務所

2

華黎

曾說:“建築一定是建築師一些個人的東西,跟原來的環境結合在一起,又催生出一個新的環境,這就是演化。”

他覺得建築如人,做建築就是人的一個呈現、投射,就是自我的精神外化的表現。對於自我精神和場地精神,並不是衝突的關係,而是發現、挖掘和再創造的過程。

從創造本身來說,這些問題來自於內部,而場所精神是對場地的感受和捕捉。創造的過程就像酒發酵一樣,有一個孕育的過程,你想創造的、想表達的東西來自於你的內心。這種互為誘因的過程最終產生了建築。這樣創造的建築一定是帶有個人影響的,它是新的,然後又植入到原來的環境。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對原來的場地、環境產生一種新的影響。不僅是一種演化或者一種演變。

建築師蓋一座房子,這個房子一定承載有個人的東西,然後放在環境裡,它一定對當地產生一種影響。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天鵝湖觀景廊©楊天周

3

房木生

曾說:“房木共生是建築與景觀的共生,也是人工與自然的共生。”

記憶回到小時候的畫面,在森林裡,看到一頭野豬、一片竹林,或是細碎流沙等種種情景,那就是共生的風景。把過去時間留給人的悸動通過空間的創造再現,或是通過空間的創造給予其獨特的風景從而融入人未來的生活,這是建築與景觀設計的一種情感;而把共生的概念給予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去創造共生的風景,讓時間、空間與人三者合一,是設計的最終一筆。

“房木共生”的內涵在於形成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媒介,不是直截了當的移植一片森林,造成遍地是參天大樹的景象,而要經過場地與其中元素的設計,讓人工的建築與自然相融合,呈現出相對抽象、耐人尋味的空間效果。

人與人之間正確的相處方式是在接觸的過程中相互理解,而不是粗暴的干預和影響。建築融入自然的方式也是如此,以一種柔和的接觸方式放下對立的敵意,迴歸自然,圓融兩種存在,達成共生的模式。“共生”是一種過程,也是一個目標,一步一步走過來,共生理念貫穿於房木生的設計生涯之中。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泰康商學院

4

李保峰

曾說:“無論是城市形態還是建築形態,都應找到與氣候、生態等自然因素最恰當的關聯。只有躬行於不同設計問題的處理,才更明白具體的問題解決方式比語言和想法更有力度

他強調建築的“在地性”,這關聯到一種很謙和的態度。就像荷爾德林的“天地人神”四元結構,建築也是天地人神的一種產物,在天地之間,具備自己的人性和神性。

他提到“謙和的建造”這一概念。“建築師應該以一種謙和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作品和設計,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強勢的態度,因為人是渺小的。”即使人類文明史可以倒背如流,結構設計、工程設備、建造房子這些都可以精通,但總有更多的知識在你背後,在宇宙空間、千百萬年的時光之下,渺小的人類必要有一種謙卑的態度,看待我們的眼前身後的事物。

湖北鄖縣的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是他的一個作品,一座功能性很強的建築。人們對自然可以敬畏,但不需要膜拜,他們去看、去聽、去感知遠古時代的遺留,而不是供奉。博物館更多的是對土地精神的一種反應,對自然信息的有力反饋,並和當代的人文精神做連接,而不是遠離。以平和的心境,在山谷裡使歷史落成一種詩意的棲居。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青龍山恐龍蛋遺址博物館一期

5

張宇星

曾說:“自然地接受一種詩意生活棲居與當代文化語言的對話狀態中去,以現代的表達手法轉譯一種古人的深思與自在。”

他所要做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要建造,建造的過程勢必造成將“城市裡的自然”趕出去,而城市本身又是一個反自然的狀態。即便有人提出生態建築學和生態城市的理論,但他個人認為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基於職業於矛盾中生長,基於一個人的身份思考,更需多一分敬畏。取捨的過程是痛苦的,但城市卻依舊會隨著歷史的車輪呈現它應有的發展態勢。一方面建築師要做產品,另一方面他覺得作品不應該通過破壞原有自然生態被創造出來,此外還要考慮作品是否會對社會形態造成割裂與傷害。他於多重身份中迷茫分割,愈感痛苦,卻依舊要給專業和職業一種“持守”。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6

青山周平

曾說:“一棟建築,或者說一個最簡單的設計,—把椅子的擺放,或者一道牆上的凹陷,都要呈現出它本來的狀態。”

作為一名建築設計師,在談話中多次強調的這一理念,並通俗地將其解釋為:一棟建築,或者說一個最簡單的設計,—把椅子的擺放,或者一道牆上的凹陷,都要呈現出它本來的狀態。

作為一個自然人,你需要滿足自身身體的各種需求;作為一個社會人,你需要滿足自身與他人交流的各種需求。與之相應,由人所創造的建築也應具有這兩種屬性。

建築的自然屬性對應人的自然屬性,即需要滿足人身體的需求。簡單來說,建築就是在一個特定空間,即一片場地內實現一種人與自然界的隔離,使這個空間由原來的自然狀態轉變成人工狀態。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京都Guest House PJーMiddle JPG(select)©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

7

王灝

曾說:“希望還原一種鄉土,打破固有學術論調的建築之野。”

每個人對廢墟的看法不太一樣,這意味著這個廢墟本身是具有能量的,每個人才會在它身上看到項目中一些發光發亮的焦點,也有可能是我們的潛意識自然而然尋找的方向,項目也因此變得並不枯燥。實踐設計就像在野、雅之間調節音量一樣,可以隨心所欲,可能雅多一點,也可能野多一點,還有可能選擇折中。

早年,我們做的是青紅磚的或者木構的,還做混凝土那樣非常明確的現代主義的東西。要傳播現代主義的建築,住宅可能是一種最好的方式。因為住宅跟人的日常行為發生關係。比如看一個公建,不可能躺著去看這個公建,不會在公建裡洗澡,更無法感受到公建一年四季的變化。

要看一個博物館,最多一年去十次,看到的永遠是它最好看的那一面,但我們不知道這個房子可能有很多缺點,不會把這個博物館當成自己的一件事情。而住宅它會變成我們的盤背,就像駕車一樣,會關心它哪裡壞了,會在方方面面去體驗,找到它的適應性狀態。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羅北社區改造©陳灝

8

王興田

曾說:“自然作為一個有機體,將設計融於自然便是賦予建築生命力和在地性。”

就像賴特所說:建築本身也具有生物般的生命律動,不著痕跡地貼近大地,與周遭天然景觀融為一體。傳統建築是經過數代人為應對自然環境而做出合理性進步的產物,很多建築創作的基因都存在於傳統建築中,但是在快速的城市化運動的建設中將傳統文化完全摒棄,一味追求現代主義形式,直至今天仍是如此,從根本上脫離了建築空間的本質性思想。

通過不斷走訪延續對傳統建築文化的研究,汲取建築創作的要素,思考中國傳統建築的取捨問題。同時從材料、建構、空間等層面來挖掘形式背後的邏輯,從建築表面延伸到更大的人工背景、自然環境、客觀主觀等條件,來探索建築形制背後的中國基因。

他力求自己建築的自然景觀能夠與建築自身有機結合,並將自然延伸到室內,實現建築與自然的對話。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中利電子總部©nko日興設計

9

陶磊

曾說:“處理好建築與自然的關係,讓建築和人的關係更加親密,讓真實的物質世界傳遞出溫暖而非冰冷。”

生活應該是一個安寧的世界,缺失安全感的生活不會有自我的自由,“房子就是過日子的結果。”當建築師成為了建築使用者,整個空間便成為了他內心訴求的外在刻畫,純粹的生活讓人身心輕盈,簡單明朗的構築更加貼近尋常人家的煙火氣息。

塑造有質量並安靜的空間是前提,並衍生出空間的溫暖。迎合這個概念進行尺度的處理,然後尋找適合的材料,不同精確性的構造、不同材料的組合,包括植物都在表達這樣的訴求:這是一個安寧的世界。

區域自成系統的一體性讓建築與生活得到獨立。這種獨立由自我生長的邏輯關係決定,能讓人更好地看待自身與世界的關係,獲得生活的安靜與自由,並在豐富的空間中得到日常的生趣。獨立也能處理好建築與自然的關係,他在自己的住宅中實現人在保護之中連接自然,並通過模糊自然與建築的關係,實現了對雙方的超越。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陶磊自宅©陶磊

10

王大鵬

曾說:“將建築部分體量山水化,以建築融於自然的姿態重塑自然景觀。”

修建工業類建築,對自然環境破壞往往比其它建築更嚴重。在原有的大部分自然山體遭到破壞後,場所內外的景觀成為了設計的關鍵維度。王大鵬以“造山水”的理念,將建築部分體量山水化,以建築融於自然的姿態重塑自然景觀。

山水在中國語境裡不僅是自然環境,特別是太行山脈和黃河,本身便是文化與自然相融的物質體。項目北依太行山脈,南眺黃河,在山水之間設計以“鳳翥龍蟠勢作環,浮青不斷太行山。”為理念,將山水與人文的關係作出了進一步文本延伸。

建築文化的傳承並非依靠構造的複製粘貼,也不是虛無的概念,而是來自自身對自然、文化的反映。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杭大·江東垃圾焚燒發電廠

11

鄭東賢

曾說:“追尋人與自然和建築的巧妙關係與聯繫,意在通過建築讓人與自然得到最適宜的表達。”

他不希望是通過建築的手法來進入到自然,而是想建築自然本身的手法或是自然本身的一個原理來做建築設計,這是當時的出發點。

原本他們說大自然或說大地藝術給人們呈現的這一幕一幕的景象,但是他要從這裡邊找出它最可以表達它的一個基礎原理,‘陣’是形成了一種表達自然的一個基礎原理,也是他們設計的根由”最後的形式感的表達、有原型、有三角,也會有一些就是方形等等,這種形狀來表達它。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槐樹林餐飲會所©存在建築攝影

12

程泰寧

曾說:“妙手為文,使紛沓之情思為極自然之表現是一種'自然生成'的理想境界。

他提及:“國際現象學學會會長田緬尼卡在一次世界哲學大會上就明確提出,中國文化至少有三點值得西方學習:一是崇尚自然,要消除人與自然的對立,主張人和自然的和諧;二是體證生生,‘生生’是從《周易》中'生生之謂易'來的,就是說要充分認識並適應萬物生生不息的變化;三是德行實踐,就是要規範人的行為準則。”

他把建築視作萬事萬物中不可分割的一個元素的哲學認知,建構一種既強調分析、又強調綜合的有機整體、自然和諧的“認識論”;建構一種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間進行轉換複合的“方法論”;建構一種既注重形式之美,更重視情感、意境之美的美學理想。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浙江美術館©築境設計

建築的命運與人相連

更與自然相棲

生命影響生命

從來不是一個標語

而是在一磚一瓦間

改變世界

「Flipboard紅板報」聯合「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

聯合策劃了一場“生命影響生命”專題活動,「建築檔案」遇見Fliboard紅板報,邀請大家一同關注地球上的美麗生物,保護野生動物,同時保護人類自身的續存。

建筑档案遇见Flipboard红板报 | 以建筑师之名 ,致敬生命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

記錄中國建築師

華黎 | 童明 | 王輝| 俞挺 |張微|毛厚德|張佳晶|薄曦|張蕾|宋照方|莊慎|王灝|梁井宇|施道紅|劉宇揚|鄭東賢|陳忱|莊子玉|王昀|王碩|齊欣|程泰寧|張宇星|魏娜|青山周平|林世彤|王大鵬|唐康碩·張淼|徐衛國|陶磊|王興田|潘冀|迫慶一郎|陳璞|孫崢|李保峰|周榕|朱錇|胡哲|薄宏濤|房木生|孫祥恕|王學軍|羅勁|劉臨安|周燕珉|季凱風|胡越|陳一峰|陳陽|馮國安|冼劍雄| 羅德胤|沈帆|何葳|王振飛|彭剛|李穎悟|劉道華|易介中|蔣曉飛|高志|王向榮|戚積君·李雯|趙敏|趙揚|韓文強|梁欽東|車飛 |袁野|孫振華|曹曉昕|劉曉鍾|杜孝民|竇志|黃居正

記錄中國建築

高黎貢咖啡莊園 | 天鵝湖觀景廊| 學霸媽媽 |Aranya訪客中心|觀承別墅·大家|德富路中學|聯創設計谷|卓越萬科·翡翠山|羅北社區改造|茅貢糧庫藝術中心 |融創九府系|泉州老宅改造|福田中學|大柵欄·北京坊·家傳|垃圾焚燒發電廠|陶磊自宅|中利電子總部|中國·首鋼|草場衚衕院落|衚衕茶舍|開心麻花總部|雙子客棧|三亞嘉佩樂度假酒店

- END -

欲給檔案君提供寶貴建議,請在 | 建築檔案 | 公眾號中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