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三)

女方給帶上一瓶酒或者是水,把男方拿去的大蔥根子向下栽到瓶子裡,預示著閨女到了婆婆家“栽根立後”子嗣發達。把這些東西準備好後,由小姑子把媳婦穿的新衣裳用紅布包好,同點心盒子、離娘肉和白酒一起放到娶媳婦的大馬車上。娶親的人們上了馬車,父親揮動著挽著紅纓的長鞭高喝一聲:“得——甲”!三套騾子奮蹄向前,直奔嫂子的孃家而去。

按我們當地的風俗:娶媳婦的車在去的時候和回來的時候不能走同一條路,在路上路過的井口或者是碾道都得貼上紅紙。所以父親趕著大車繞道從村子的西部出村,過了大概有一個時辰只聽得村子東頭響起了幾聲大麻炮聲,媽媽說:“娶媳婦的大車回來了,趕緊出去迎接新人”!說著人們都出了街門,把搬媳婦的大車和送親的車一起迎回院子裡。總管從兜子裡掏出倆個紅包,一個給了送親趕車的車倌,叫做“鞭子錢”。另一個遞給壓車的童子叫“壓車錢”。在人們的迎合下,娶親的四個人陪著送親的四個人進了事先為新戚準備的屋子,總管把新戚安頓好便開始給新戚擺上四個碟子燒茶,新戚們在娶親的陪同下開始喝茶吃點心。不一會跑堂的端來了幾碗手擀麵,讓新戚吃“下馬面”。此時的嫂子仍然坐在車上不下來,原來是要“下車錢”,媒人說:“上車的時候要了8塊錢的“上車錢”,下車仍然要8塊錢。”二叔聽後臉面有點不對,便沉著個臉說:“什麼都要錢,出氣要錢不?愛下不下”。父親聽到後又去罵了二叔一頓,父親說:“孩子一輩子就這一回,再說了咱們這裡的風俗就是這樣的,什麼都具備了,客人們也到齊了,就差這8塊錢嗎?”在人們的勸說下,二叔又忍痛掏出了8塊錢給了嫂子。這樣明哥哥才把蓋著紅蓋頭的嫂子抱下車進了屋子裡。進了屋子後明哥哥用手揭起蓋在嫂子頭上的紅蓋頭,便開始洗臉和絞臉,絞臉的是我大姑,倒洗臉水的是明哥哥的表妹繼子,我們這裡有這樣的風俗:新媳婦在洗臉的時候必須往洗臉水裡放一定數量的錢,那個時候一般是放66枚88枚或者是99枚硬分幣,現在改成了放100元的票子。我記得嫂子共放了88枚一分錢的硬幣。這樣繼子倒洗臉水就掙了8角8分錢。我們幾個小叔子和小姑子只是搶了幾塊糖吃。

快到中午12點拜拜天地的時候,嫂子又出難題了:她說:“我要的縫紉機還沒有給買上,等買上縫紉機再典禮也不遲”。我二叔又惱了,躲在一旁不管。二嬸和媽媽姑姑們都非常著急,紛紛過來勸說,媒人也出面說合。最後還是我父親出面了,父親說:“明子媳婦,別這樣為難人,大爺都快五十歲的人了,有什麼和大爺說”。嫂子和父親說:“大爺在我們結婚的時候答應說等典禮的時候給買縫紉機,可現在哪有縫紉機了,根本就沒有買嗎”!父親說:“大爺確實是答應過,但是買縫紉機不是說買一下子就(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