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考核從“數量”到“質量” 成都擬構建四向國際物流通道

從數量到質量,中歐班列的考核標準或進一步變革。

1月18日,2019年“蓉歐+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成都市青白江區舉行。成都鐵路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俊波表示,在中歐班列(成都)開行量連續3年穩居全國第一的背景下,2019年將更加註重班列的開行質量,即在構建互聯互通的四向國際物流通道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中歐班列的時效性等具體運行指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2019年中歐班列的考核標準或將進一步細化,即不再強調班列的開行數量,而是將重點考察班列的重載率、運行時效、返程貨運量等。

在此背景下,以成都為代表的地方中歐班列運營公司的主動求變,是應對考核新標準的重要舉措。

中歐班列或更求質量

來自鐵總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開行中歐班列6300列,同比增長72%。

就開行量而言,2018年已經接近2011年至2017年的開行量總和。具體到城市數據方面,成都、重慶、西安、鄭州和武漢五座城市居2018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的前列,分別為1591列、1442列、1235列、752列和417列,共計5437列,佔全國開行總量的80%以上。

但在中歐班列取得了開行數量上的高速增長的同時,不少地方的中歐班列仍存在依賴政府補貼、回程貨源少、空載率高等問題。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2019年鐵總對於中歐班列的考核標準或將進一步細化,從過去對開行數量的考核將對開行質量的考核轉變,以實現“高質量的發展中歐班列”這一目標。

在考核的具體標準中,班列的重載率、運行時效、返程貨運量,以及包括中歐班列與地方產業發展的融合度等,都將被納入重點範圍。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歐班列開到現在的規模,需要從單純的物流通道,向經濟通道去轉型和發展。”

在上述背景下,地方中歐班列公司開始積極調整2019年度的規劃佈局。以成都為例,周俊波稱,2019年會繼續構建互聯互通的四向國際物流通道。

具體而言,北向以增加裝卸點為主,“今年俄羅斯方向將新增10個裝車點”;西向通道在2019年的目標是提升中歐班列(成都)在歐洲端所有節點的服務能力、集散能力、攬貨能力。而南向通道以欽州港至東南亞的海鐵聯運班列為主線,並形成“一主兩輔”的陸海大通道,“我們也會考慮將湛江港、昆明的空鐵聯運等納入規劃範圍。”周俊波表示。

而中歐班列(成都)的東向通道會利用“蓉歐+”強化連接長三角、珠三角以及環渤海地區,輻射日韓的“鐵海聯運大通道”。

“我們會進一步提高班列的運行時效,並加強班列的盯控,如對裝運、發運、沿途裝卸等環節進行全程的實時盯控。”周俊波稱,同時還會在馬拉舍維奇建立境外的運營中心,負責歐洲端的運輸、關務銜接工作,提高境外協調能力,加快異常處置,在境內段,2019年將會優化班列運行線路,針對中歐北線提高利用率,以減緩阿拉山口的輸運壓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不僅是成都,西安、重慶等地亦有相關調整。

其中,西安提出的是儘快補上口岸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偏低的短板,進一步拓展貨源種類、提高通關效率。重慶則將新開通2-3條中歐班列的運營支線,優化鐵路與水路、公路、航空和海運等線路的銜接,進一步提升班列的開行運輸質量。

推動城市物流功能發展

在中歐班列的發展更加追求“質量”的同時,相關城市亦有望藉助其實現多個物流功能的建設。

如近期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聯合印發《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中,承擔功能較多的城市,亦是中歐班列開行較多的城市。這被分析人士認為,中歐班列未來的健康穩定發展,將推動城市功能的轉型升級。

舉例而言,鄭州被列為陸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的3類型國家物流樞紐佈局承載城市。成都、西安在上述3類基礎上增加了“空港型”,而重慶、武漢則在鄭州的基礎上增加了“空港型”和“港口型”。

汪鳴稱,提出國家物流樞紐的概念,實際上就等於把全國的物流網絡分出了層次,最高層次的網絡就是國家物流樞紐構成的網絡,能夠承載和服務於製造業、服務於商貿等產業,來實現空間上的聚集。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國家並非針對整個城市作出上述規劃,而是以具體項目為載體,“城市本身就是一個物流樞紐,而國家發佈的物流樞紐規劃,是希望城市中以一個或多個具體的項目為載體,發展相應的樞紐功能。”汪鳴稱。

具體的載體是什麼?汪鳴認為,相關城市的鐵路物流港將是重要的代表。

他表示,尤其是在國家提出“要擴大國內市場”這個戰略任務後,承載的西部現代化發展產業的組織功能的鐵路港更應該先發一步,如以中歐班列為載體的成都鐵路港,完全可以成為涵蓋生產服務、商貿服務等多功能組合式的樞紐,以推動整個城市的物流樞紐功能升級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9年,發展“供應鏈樞紐”被多個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提及,包括成都、武漢等城市均希望藉助物流與地方產業的配合,發展相關產業。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所所長王國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儘管很多內陸城市都希望構建供應鏈樞紐,但與深圳等沿海城市相比較,仍處於建設供應鏈樞紐的基礎階段,“如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很多內地的金融機構是不認可的。”王國文稱,“因此內陸城市應該以發展中歐班列為背景,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對此方面,周俊波稱,2019年成都探索的一個方面,即與社會資本一起建設物流、貿易、金融、產業等運貿一體化服務平臺,並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增加物流通道的經濟效應和吸附度。(編輯:陳潔,如有建議意見請聯繫[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