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古時候的故事,有尊老愛幼的孔融讓梨;有聰明的曹衝稱象;有果敢的司馬光砸缸;還有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熱愛學習的鑿壁偷光!這個故事其實是講的出生在漢朝時期的匡衡勤奮好學,但是因為自幼家貧,連當時最便宜的油燈都買不起,只能在自己往自己家的牆壁上開個洞!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借用隔壁家從牆壁洞中透過的光來看書,小編還記得,當時小時候,沒少被老師用這個故事教育,常常就是這麼說:你看人家連燈都沒有都刻苦學習,你們這群人,坐在教室裡吹著風扇還不知學習!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這都是題外話,咱們就不說了!

其實這個故事有不少的可疑之處,畢竟先不說隔壁是不是有錢人家,你往牆壁上開這麼個洞,別人發現了能不堵上?

而且小編有專門實驗過,你除非是用電燈,不然用油燈的光,透過一個洞能看到字幾乎是不可能的!當人也沒有必要為這些事較真,不過有一點必須說的就是這個匡衡後面確實是非常的又出席!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依靠著自己對於《詩經》的獨特見解,他的名聲可以說傳遍了漢代不少城市,最主要的,這件事還傳到了當時的太子漢元帝耳中!

而漢元帝本人也是非常喜愛文學的,也正好了他對於文學的見解使得漢元帝異常崇拜他!特別是在漢元帝在位期間,匡衡可以說是官位連升,先是當人了御史大夫,然後在繼續一路升級!

最後更是擔任餓了漢朝宰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畢竟當時的宰相可以是百官之手,權利僅次於天子!

不過,或許是因為他是貧苦出生,所以在打理國家上都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制度,例如主張“以禮治國”;減少皇室開銷;推行節儉,反對浪費;以民為主,安民撫民等等!

可以說在他的治理下,原本就有點腐敗的朝政開始漸漸的又了一絲起色!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接著在漢元帝病逝後,漢成帝接替掌管漢朝,其實在還沒有在位的時候就已經對匡衡的改革略有所聞,而收到的成效大家都是看在眼裡!

所以繼位後的漢成帝也是放手去讓匡衡做改革,同時也獎勵他不少,或許是想要留住他這個人,所以也多次給他封地,牛羊馬匹可以說能賞給他的都給了!

不過這裡的匡衡卻貪起了小便宜,在規劃封地的時候,耍了一絲小聰明。將自己原有的封地從31萬畝增加到35萬畝!你們的得注意看,這裡的單位是萬,4萬畝,放現在來講一畝地666平方米!

你們可以去估算一下吧!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也正是因為這多貪的土地,後面有人向漢元帝揭露匡衡私自侵佔他人土地!漢元帝知道後,命人徹查這件事,沒想還真是,心裡非常憋屈的漢元帝可以說給了當時的匡衡不少好處,但是想不到的是他還是這麼貪心!

而且當時的匡衡還是漢元帝的老師,如果不嚴懲,豈不是沒當時的人詬病上樑不正下樑歪?

後來自然不用多說,匡衡被撤職查辦,所有積累的東西一概被剝奪,直接貶為庶民!在沒過幾年後就在自己家鄉去世!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這個絕對可以說是小時候最好的正面教材,但是深入瞭解過後就會發現,老了之後的匡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同時也可以說折射了現在的貪官,畢竟窮習慣了,誰都會希望自己的錢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