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佈人民法院五五改革綱要 明確65項未來五年改革舉措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羅沙、楊維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意見——人民法院第五個五年改革綱要(2019—2023)》(簡稱五五改革綱要)27日對外發布。綱要作為未來五年指導人民法院改革規劃和實施推進的綱領性文件,系人民法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依據和關鍵抓手。

五五改革綱要由總體要求、主要內容和組織實施三大版塊組成,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主體責任、科學周密部署、加強輿論引導等具體要求,主要內容包含10個方面65項改革舉措,通過科學構建堅持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服務和保障大局制度體系、以人民為中心的訴訟服務制度體系等10大體系,推動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據介紹,綱要將完善人民法院堅持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放在主要內容第一部分,旗幟鮮明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確保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統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全領域、貫穿司法改革全過程,推動實現黨的組織覆蓋審判執行工作基本單元。

為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提供優質司法保障、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綱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依託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法庭,完善調解、仲裁、訴訟相互銜接的“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平臺;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完善與港澳特區民商事司法協助體系,健全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案件判決機制;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進一步完善執行轉破產機制,加強破產審判專業化建設。

綱要強調“綜合配套改革”,在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上下功夫。在完善人民法院組織體系和機構職能體系方面,提出優化四級法院職能定位,深化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改革,深化人民法院內設機構改革等。同時,綱要對員額法官的選任、交流、退出機制和配套生活待遇保障,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的職業通道等問題作出回應,確保人民法院各類人員職能分工明晰、職業前景明確、職業保障到位。

此外,綱要著眼長遠,提出構建更加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制度體系;推動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執行制度,構建切實解決執行難的長效制度體系。同時,綱要提出要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智慧法院應用體系,不斷破解改革難題、提升司法效能。

“下一步改革,要按照中央要求,既持之以恆抓落實、補短板、強弱項,持續做好‘精裝修’;又一心一意謀長遠、破難題、克難關,不斷取得新突破。”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表示,最高法已將人民法院五五改革綱要確定的65項改革舉措分解為160多項改革任務,進行項目式、臺賬式管理,確保有重點、有步驟、有秩序地推進改革任務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