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發現2000多年前新莽時期造幣廠!

一座新莽時期大型國家級官方鑄幣廠,日前在河南南陽知府衙門博物館內被發現,有望破解2000多年前中國新莽王朝的經濟密碼。


河南南陽發現2000多年前新莽時期造幣廠!


“這裡以鑄造銅錢範為主、兼具鑄造‘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兩種錢幣,是重要的考古發現,為研究秦漢時期錢幣鑄造業及新莽時期社會經濟制度提供珍貴史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白雲翔說。

南陽府衙新莽鑄幣遺址考古與保護專家諮詢會近日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錢幣學會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有關專家現場考察了鑄幣遺址。


河南南陽發現2000多年前新莽時期造幣廠!

出土的銅錢


據南陽市文物局局長赫玉建介紹,2017年底,府衙內地面因雨水沖刷塌陷,修護時發現一些陶質錢範殘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聯合開展搶救性發掘。

據瞭解,發掘出土的錢範以“大泉五十”居多,“小泉直一”較少,未見其他錢文。

在出土文物展示現場,兩塊分別印有銘文“始建國元年三月”和“後鍾官工褒造十一”的陶製錢範引發專家關注。

西漢末年,社會動盪,經濟凋敝。

王莽篡漢自立後託古改制,其中幣制改革共進行四次。

“這次發掘出土的遺物是第二次幣制改革‘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遺留下來的。”中國錢幣學會研究員楊君說。

在楊君看來,兩處銘文不僅明確了遺址年代。

新莽王朝中央造幣廠“後鍾官”名叫“褒”的匠頭製造了編號為“十一”的石質祖模。


河南南陽發現2000多年前新莽時期造幣廠!

印有銘文“後鍾官工褒造十一”的陶製錢範


這套模具由諫大夫帶到南陽鑄幣,印證了王莽派五十名諫大夫到郡國鑄錢的史實。

據介紹,遺址內還出土了銅錢、銅煉渣、銅車馬器構件、銅泡釘以及坩堝殘片、陶片、獸骨等,並發現馬蹄形窯室一處。

室內填土結構疏鬆,包含草木灰、炭灰、紅燒土塊等,內壁燒結面厚約3釐米。

由於燒結面較薄,專家推測,此窯可能是烘範窯。

“銅範鑄錢的兩個核心流程——鑄造銅範和澆鑄成幣,相關遺物該處遺址均有出土。”楊君說。

南陽府衙新莽鑄幣遺址初步探測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75平方米的現有發掘面積僅是冰山一角。

專家建議,應制定系統的考古工作計劃,擴大發掘面積,強化多學科介入和實驗室研究,研究清楚遺址範圍、具體佈局、各區域功能以及工藝流程,並建立鑄幣遺址陳列館,邊發掘邊保護邊展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