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天津北辰區北倉鎮有個很有意思的地名,名為"三百萬",位置就在安達路和集賢道一帶,屬集賢街管轄,因此境內的集賢公園也被俗稱為"三百萬公園"。那麼三百萬之名是如何而來的呢?

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關於三百萬地名的由來,經查詢我手裡現有的資料,大致有六種說法。

第一種,據說在此地,曾有一座名為三百萬的村莊,其名稱來源與日本侵華有關,此說法僅為傳言,無從可考。

第二種,是因政府對此地進行平房改造,建設集賢裡、虎林裡、饒河裡等小區時,耗費資金三百萬而得名。

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第三種,是說1983年,市政府為解決三百萬職工住房難問題,在北倉鎮、萬新村、王頂堤等地建立職工宿舍而得名。並且在1983年03期刊發的《瞭望》雜誌中有相關文章。但並未提及"三百萬"地名與此有關。

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前三種說法目前其實並無太多依據,後三種說法均與唐山大地震後的災後安置有關。

第四種,話說在1976年地震之前,今三百萬一帶屬北倉村管轄,後因地震受到損失。1979年前後,為改善居民居住環境,由天津市房管局組織全是建築單位大會戰,作為天津市民心工程,天津全市新建樓房共300萬平米,這是60年代"特殊時期"之後,天津市政府第一次出資解決老百姓住房問題,三百萬之名因此而來。

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第五種:此種說法與第四種的歷史背景一樣,也是在1979年前後新建住房,但北倉只是當時全市新建住房的其中一片,建築面積約為30萬平米,全部為五層樓房。至於為何稱此地為"三百萬",是因為當年為了方便施工和運輸建築材料,在此地打出了"三百萬工地"的布標。我在看這段資料時,想了半天也沒明白打布標和方便施工有什麼關係,可能是把布標作為指引標誌的意思。

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第六種說法來源於天津市房建退休工程師張兆忠,個人認為是最靠譜的一個說法。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全市統計損毀房屋兩公頃以上的危房共172片,於是在1980年,市政府開始加快重建速度,計劃在1981、82、83三年,完成全市700萬平米的重新工作。1981年把這700多萬平米劃分為十四片住宅區,其中北倉就有300萬平米,體院北、天拖、丁字沽等其他片區共三百萬平米。所以北倉這片就被成為三百萬了。

(以上三種說法來源於天津廣播電臺《話說天津衛》)

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當時的三百萬,住的都是災後無房的困難居民,與紅橋、河北區的勝災裡、勝天裡等地,都是一撥建造的。

天津北辰區三百萬,地名的來源有六種說法,三種與唐山大地震有關

天津還有一個地名,與三百萬十分類似,叫做"三百噸",您知道是哪嗎?咱回頭講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