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迎來重大契機

“智能電動汽車是科創板重點鼓勵推薦的領域。科創板將為優質的智能電動汽車企業發展提供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小康股份(601127)董事長張興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科創板點燃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熱情。根據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及相關技術服務企業等成為重點推薦的科技創新領域。業內人士認為,電動化和智能化引導汽車行業變革趨勢。隨著科創板的推出,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及車聯網等產業發展將加快。

優化行業結構

根據上述指引,保薦機構應當準確把握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重點推薦的科技創新企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新能源領域、節能環保等領域。其中,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及相關技術服務等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被明確要求重點推薦。

張興海說,國內汽車產業面臨大而不強的問題,核心技術不夠強,導致傳統汽車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相當差距,電動化和智能化成為國內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國內智能電動汽車產業與國外先進技術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其中,動力電池等局部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扶持智能電動汽車企業成長,有助於實現國內汽車工業變道超車。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261萬輛,佔汽車總量的1.09%。目前佔比仍較低。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預計,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在2020年迎來突飛猛進發展。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可能達到5000萬輛至8000萬輛。

智能汽車代表著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2017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汽車DA(駕駛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超過50%;到2025年,汽車DA、PA、CA新車裝配率達80%,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預計2020年國內智能汽車產量將達到1600萬輛。這是建成汽車強國的一個重大產業機遇。根據波士頓諮詢的測算,智能汽車市值將在2025年前達到420億美元;普華永道預測,智能汽車技術的年銷售額將從2017年的472億歐元上升至2022年的1400億歐元。智能汽車發展將帶動以汽車為載體的芯片、軟件、信息通信、數據服務等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招商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汪劉勝指出,設立科創板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全產業鏈融資,有利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結構優化和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資產較重的產業,前期投資巨大,進入門檻較高,資金鍊對於科創公司很重要。而設立科創板有利於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同時,可以倒逼相關企業財務狀況透明化和治理結構優化。此外,有利於科研機構及高校等研究機構的技術轉化,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進程。”

拓展融資渠道

張興海認為,發展智能電動汽車先期投入大,投入時間長,高技術須持續迭代創新,且短期難以盈利。三電、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方面核心技術及產品研發投入大、週期長,少則3年,多則5年或更長;生產智能電動汽車的大數據智能工廠建設投入也很大。“投入一個經濟、高效的智能電動汽車公司的資金超過100億元,智能電動汽車企業依靠傳統的債權融資渠道,難以獲得充足的建設及研發資金。”

一家計劃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科創板對企業的定位要求是擁有領先的核心技術,即所謂的“硬科技”。對於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市場格外關注其背後的科技實力、創新能力及未來發展潛力等。

從細分領域看,汪劉勝指出,電池是主要的成本構成之一,電池企業掌控核心技術。一些傳統汽車整車廠議價能力不強,成本把控較難。而擁有電池技術的車企掌管更多資源,電池技術的突破將成為企業主要競爭優勢之一。

智能駕駛方面,感知層國內毫米波雷達量產在即。未來,激光雷達作為精度更高選擇有望投入商用;控制層處於智能駕駛的中樞地位,L3及以上級別的智能駕駛技術,目前Mobileye和Google等企業領先,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以及一些初創公司不斷髮力;執行層方面,國外廠商具有先發優勢,但競爭格局仍未形成,國內EPS部分廠商已成功切入二級供應商鏈條。隨著5G商用的推進,車聯網作為其應用場景將迎來快速發展。

尋找投資機會

對於尚未上市的企業,招商證券篩選出8家有望登陸科創板的新能源及節能環保企業,分別為威馬汽車、知豆汽車、嘉元科技、天力鋰能、金海股份、豐源股份、科列技術、優華集成。

招商證券指出,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可能會從券商輔導的上市企業中篩選。這些項目經過輔導具備潛力。

“大家都在等細則,包括如何確定發行價格、虧損企業如何定價、如何信息披露等。”有投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目前來洽談衝擊科創板的公司較多。“一些計劃在境外上市的公司特意等一等。”這些公司大致分兩類:技術層面手握“硬科技”。不少公司正在積極準備材料,備戰科創板;含有一些高科技成分,但整體偏於傳統,多在等待觀望。一些A股上市公司則希望將旗下的業務板塊分拆登陸科創板。

天風證券(601162)指出,科創板的審核思路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由核准制轉向註冊制,二是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制度。業內分析人士稱,從投資策略的角度看,如果A股上市公司參控股企業登陸科創板,將直接受益。相關“影子股”存在投資機會。此外,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和A股相關公司的估值存在一定可比性,估值差異會帶來一定的投資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