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不能迷惑顛倒以假當真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劉餘莉品讀《群書治要》

用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不能迷惑顛倒以假當真

《群書治要360》講座第58集05

我們用功要踏實、要努力,不能夠姑息縱容自己,有一點慾望,都不能夠讓它留下來,要克除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就像這個鏡子上,一點灰塵都沒有,它照出來的這個境界才是完全如實的,照出的萬象萬物才是真相。

用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不能迷惑顛倒以假當真

印祖用《大學》上的話來開示明明德的方法。“欲明其明德,須從格物致知下手”,這都是《大學》中的話。這個“格物”,格是格除,物是物慾。這個“格”,司馬光先生解釋,格殺、格鬥。和什麼格鬥?就是和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些違理情想進行格鬥,把它格殺掉,這個就叫格物。這些東西並不是我們真心本有的東西,既然不是本有的東西,那就能夠把它去除,所以也要對格物有信心。

我們把這些煩惱格除乾淨就致知。這個“知”就是覺照,真正能夠用智慧覺照。當我們妄念生起的時候,馬上能夠覺照,這就真正達到“明明德”了。所以明德怎麼樣來顯明?就是要從格物致知下手,放下我們的慾望、放下物慾、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

致知就是你的智慧生起了,智慧生起就能夠常起覺照,一有妄念馬上能夠覺察,覺察之後就能夠放下。所以“格物致知”,用佛教的術語解釋就是看破放下。“格物”就是放下,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名聞利養、自私自利,甚至是放下分別執著,放下起心動念。“致知”就是看破,就是覺照,所以這個是成聖成賢之道。這個是告訴我們,成聖成賢其實並不難,無非就是看破放下而已,看得破、放得下就是入聖道之門。

用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不能迷惑顛倒以假當真

“倘人慾之物,不能極力格除,則本有真知,決難徹底顯現。欲令真知顯現,當於日用云為,常起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這個後面就是講如何落實格物致知。

“倘人慾之物”,假若人的物慾,譬如說財色名食睡,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吃、貪睡等等。如果不能夠極力格除,把它克服掉,那本有的真知“決難徹底顯現”。我們的真心本性就是被這些物慾,被這些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給矇蔽掉了。

如果不能夠把這些物慾格除乾淨,本有的真心就顯發不出來。所以這裡邊講要“極力格除”,強調我們用功要踏實、要努力,不能夠姑息縱容自己,有一點慾望,都不能夠讓它留下來,要克除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就像這個鏡子上,一點灰塵都沒有,它照出來的這個境界才是完全如實的,照出的萬象萬物才是真相。

“欲令真知顯現”,我們希望我們的心境空靈、洞徹,能夠覺照,這就是能夠讓真心起作用。真心起作用的時候,就需要在“日用云為”,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常起覺照,我們用功夫就是覺照。怎麼覺照?“不使一切違理情想,暫萌於心”。有一絲毫的惡念、有一絲毫的分別執著,都要把它克服掉,這是從心上用功夫。剛剛有這個惡念或者是念頭,分別執著產生,你只要一意識到,就把它放下。

用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不能迷惑顛倒以假當真

“常使其心,虛明洞徹。如鏡當臺,隨境映現,但照前境,不隨境轉;妍媸自彼,於我何干。來不豫計,去不留戀。”要常常使我們的心“虛明洞徹”,這個“虛”就是,虛,虛心,就是沒有一物,“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明”就是明白,不能夠迷惑。什麼東西會讓我們迷惑?只要我們心裡還有執著、還有分別,這個虛明就難以做到了。

所以要讓我們的心地空明,不存一物。為什麼要不存一物?因為這個物本來也是假的,都是假相,你把它存在心裡,這個心也是假相。起心動念你才有心,因為這個起心動念的速度特別特別的快,前念滅後念生,前念滅後念生,非常的迅速,結果你誤以為有一個心的東西。實際上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要使自己的心虛明洞徹,虛明洞徹,不留一物。因為這個事相都是假的,只有我們的自性才是真實的。既然是假的、虛妄的東西,你為什麼要去執著?要把這些虛妄的東西放下,不放下就是愚痴。

用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不能迷惑顛倒以假當真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看電視的畫像栩栩如生,其實只不過是它把這個攝像的開合打得特別的快,一秒鐘有一百次的生滅,結果現在電視上就栩栩如生,像真的畫像一樣。我們的現實生活與這個畫像無二無別,只不過它變化的速度更加的快,是一秒鐘有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所以你看起來它就是真的一樣,分不清它是假的,因為你看不到它的生滅,你是誤以為真,實際上我們生活中的這些現象和我們電視上的畫面也無二無別,都是假相。既然是假相,你還要去分別執著、起心動念,那就錯了,那就是愚痴了。

所以我們用什麼樣的心來生活?我們就應該用看電影的心、看戲劇的心來生活,不能夠迷惑顛倒。什麼叫迷惑顛倒?譬如說我們看戲,明明知道它是假的,結果戲裡的人哭你也跟著他哭,戲裡的人笑你也跟著他笑;一件事不如意,你就跟著他生氣,你這就叫迷惑顛倒了,你把假戲看成真的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也是假相,所以我們要學會用看戲的心、看電影的心來生活,來遊戲人生。這個遊戲人生不是說不負責任,表演的是很負責任,但是心上一點都不染著。目的是什麼?是給社會大眾做好樣子,做表率,但是自己心上並沒有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