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传统制造业会是数字经济代表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6日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记者会,刘世锦、南存辉、叶青、周鸿祎等委员分别就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发展数字经济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刘世锦委员:

深化改革增强民营企业

平等发展的获得感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民营经济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稳定民营企业的发展预期,一方面要靠平等发展、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要靠长期稳定的法治环境。关键是要深化改革,切实解决形式上平等、实际上不平等的“潜规则”问题,增强民营企业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获得感。

谈到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问题,刘世锦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降成本,二是消费和产业转型升级。这两个问题都与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有关。近些年,对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国家出台了不少文件,也取得一定进展,但“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仍然存在。

刘世锦说,解决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问题,要把已有的大政方针、具体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通过成功案例的引导,推动更多行业放宽准入。此外,民营企业自身也要练好内功、提升素质。

南存辉委员:

加大创新投入

提升企业竞争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说,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要求。凡是那些创新能够跟上时代步伐、能够持续升级的企业,就能在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等政策,将进一步引导企业走高科技、高质量的转型升级道路。特别是通过减税降费,可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进而稳定民营企业预期,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相信通过新一轮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就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南存辉认为,推动混改要建立起规范的、法治化的环境,创新国企、央企的管理思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而带动民间资本积极介入。把民企机制灵活的特点和国企、央企“压舱石”的作用结合起来,为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叶青委员:

聚焦实业、做精主业

才能赢得更好营商环境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委员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融资难融资贵,关键在于企业是不是符合产业方向、融资政策。目前,银行发放的金融贷款产品以短期贷款为主,长期贷款较少。建议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让企业能稳定信心、扎实发展。此外,我国地域辽阔,有的地区民营经济占主导,有的地区国有经济占主导。大型银行的金融贷款政策应该因地制宜、做细产品,逐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谈到优化营商环境,叶青认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连续出台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但是,优化营商环境不单是政府的事,社会以及企业自身也有义务改善营商环境。要解决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问题,关键是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做强做优。只有高质量的企业和产品,才能赢得社会信任,赢得更好营商环境。

周鸿祎委员:

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

必将深度融合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说,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必将深度融合,互联网将迎来“下半场”,未来的实业、传统制造业会是数字经济代表。

周鸿祎表示,关键是要解决好传统产业如何数字化的问题,可以综合运用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帮助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未来,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是全力合作的关系,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但安全是融合的关键,越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安全风险就越大,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最有力的保障。据新华社

原标题:未来的传统制造业会是数字经济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