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看美日,低端在东南亚,被逼转型的中国能否接下这一轮挑战?

几年前,"MADE IN CHINA"突然火了起来,这也是因为我们改革开放后发展的进程,以及中国的劳动人口也迅速增长。所以有能力承接全球产业大迁移,于是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中国就这样做了世界的制造工厂。

高端看美日,低端在东南亚,被逼转型的中国能否接下这一轮挑战?

在发展初期,我们承接的都是劳动力密集的产业,需要很多人力去完成工序。我们的产品物美价廉,像一些美、日等周边的国家,他们用的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制造的,中国制造也是很增强我们自信心的一件事。

但是我们只是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有用的地方只有廉价的劳动力。而且,由于承接的产业都是发达的国家不愿意要的产业,从接手到现在,我们的经济虽说发展的很快,但是环境的污染也是很严重的。

中国经济发展后,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

现在已经开始发生第五次全球产业转移了,而这次转移使得一些低端的产业已经开始往东南亚转移了,我们平常穿的衣服也都变成了越南印尼造。

而这次转移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通常来说,一个国家的产业都是要跟经济发展相适应,原来的产业在我国已经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了。

高端看美日,低端在东南亚,被逼转型的中国能否接下这一轮挑战?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而现在劳动力的素质也是在不断地提高,全国的求职者里面受到过高等教育的部分明显增加,这些人很少愿意从事低端的手工制造业。

这几年的各省的指导工资数是在不断地增加,这些变化都说明了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所以企业的各项成本肯定都会增加,比如说公司租房用地的成本,招人的成本等等。

科技发展加速了制造业转移

一方面,影响制造业的正是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改变了,之前的一些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已经很难再抓住顾客的心了,现在更加注重的则是顾客个性化的展示。

高端看美日,低端在东南亚,被逼转型的中国能否接下这一轮挑战?

在全球的手机排行榜,中国足足有七个手机品牌都在榜上。但是中国占了这么多的名额,大多数都是因为我们的制造业比较强,人口多市场比较广而已,而美国和韩国则是因为自身国家的科学技术强大,在芯片和屏幕等方面的技术支撑自己的手机品牌。

有韩媒称三星的手机大部分都是我国制造的,其中天津生产的手机是最多的。而在去年5月的时候,三星就关闭了深圳工厂,12月底则是确定关闭了天津的工厂。三星的这个选择除了是因为手机销量下滑,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生产手机,员工的成本增加了。

高端看美日,低端在东南亚,被逼转型的中国能否接下这一轮挑战?

另一方面则是各种大数据的应用对传统的制造业形成了有力的冲击,像电商行业的发展,使得请工作发展艰难,更现实的就是轻工业产品的生意在线上根本不好做。

再加上人工智能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有些方面的机器人取代了人工的使用,这也就使得一些企业重新回流到了发达国家。毕竟劳动力成本高这一个缺点被科技弥补了,所以强国只会愈强。

美国总统实现自己竞选的承诺,要让制作业回到美国。

高端看美日,低端在东南亚,被逼转型的中国能否接下这一轮挑战?

现在美国境内留下的飞机制造、医疗器械、生物工程等都在世界上保持着领先地位,而日本目前国内是在发展精密仪器和光学元件,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几乎都是高级创新的行业。

中国转型之路

中国现在最迫切的问题依旧是转型,但我们现在还是没有更多的自主的知识产权,科技的进步跟不上经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句话提出了好几年,但是还没有实现。

现在我们的发展基本上面临着很严重的挑战,低端的产业因为劳动力、房租等因素转移去了东南亚,而高端技术我们目前还是不能和美日比肩,被他们拉回流的企业,我们也是没法留住,所以形势很严峻。

高端看美日,低端在东南亚,被逼转型的中国能否接下这一轮挑战?

面对产业转移,我们自身要不断地创新。国家这几年也是在强调这一点,从大学生身上,就培养未来企业的创新意识,"三创"计划的实施。以及对创新的企业大力扶持,政策上给与倾斜,这样企业才能更专注于提高竞争力。

中国现在已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买进中高端的战略,我们应该一起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争取早日超过美日等国家。

大家对中国制造未来的发展之路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