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爭鳴」花語VS李旗語:人應該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

「詩家爭鳴」花語VS李旗語:人應該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

李旗語:“文二代”,一個符號,一個標籤,一個被動的稱謂。對我而言更多的是壓力。這裡面能夠肯定的是,一種長久養成的文化習慣,一種潛移默化的心靈教養。不確定的是,儘管作為作家文人的孩子閱讀量可能比普通孩子多,但這不是一定要成為或者能成為作家的唯一的理由。而且,就算會藉助上一代的光環,但如果自己沒有創作實力,終歸還是稍瞬即逝,曇花一現。

本期主咖李旗語簡介:

「詩家爭鳴」花語VS李旗語:人應該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

李旗語簡介:李旗語,九十年代生於陝西安康。愛好音樂,寫作。小學三年級開始寫作,作品散見於《小學生作文報》《中學生》《西部散文》《延河》《蘭州晚報》《西安晚報》《太原晚報》《青海日報》《三秦都市報》《重慶晚報》《袞雪》《陝西日報》《青年文摘》《人民鐵道報》等。部分作品入選《中學生優秀作文》《陝西青年散文選》《當代大學生》《校園文學》等選本。散文集《下午六點半》待出版。現供職於西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系陝西省作協會員。


「詩家爭鳴」花語VS李旗語:人應該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

花語,詩人、畫家,參加第27屆青春詩會,曾獲2017首屆海燕詩歌獎,2017《現代青年》年度十佳詩人獎,2017第四屆海子詩歌獎.提名獎,2016《山東詩人》年度詩人獎,2015《延河》最受讀者歡迎詩人獎,入選2013中國好詩榜,《西北軍事文學》2012年度優秀詩人,2011至2001中國網絡十佳詩人,2004詩歌報年度詩人,著有詩集《沒有人知道我風沙滿袖》《扣響黎明的花語》《越夢》三部,守望原創文學網特邀訪談主持人。2017開始習畫,參加2018北京夏季展、第三屆磨磚長城藝術展、上苑.2018女詩人畫展、上上國際2018無微不至畫展、2018抽象北京畫展。


花語vsv李旗語:訪談錄

花語: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初的寫作動因,你是什麼時候喜歡文學並開始涉足文學創作的?你的母親李小洛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詩人,能否談談她對你文學方面的培養。

李旗語:喜歡文學大約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創作應該是初中時候開始的,那個時候正是韓寒靠著《三重門》紅遍全國的時候,也讓我第一次知道了文章原來可以這麼寫,如果說在這之前我讀的名著們都比較“正”,那韓寒可以稱得上“邪”,這本書對我影響挺大的,後來接觸到王小波。我開始不自覺的模仿他們的文風。

我媽對我的培養,可能在經意不經意之間吧。從生下來開始,我媽跟我的對話和溝通方式似乎都沒去把我當成一個真正的小孩子。如果說有經意的成分,那主要就是閱讀方面。一歲半的時候,我媽就教我認字,背誦唐詩宋詞。上學前班時我已經能認不少字,能讀懂一些簡單的故事書。上學時候的作文常常會被老師當做範文拿去班上讀。

花語:常常被稱為“文二代”,你怎麼看?

李旗語:一個符號,一個標籤,一個被動的稱謂。對我而言更多的是壓力。這裡面能夠肯定的是,一種長久養成的文化習慣,一種潛移默化的心靈教養。不確定的是,儘管作為作家文人的孩子閱讀量可能比普通孩子多,但這不是一定要成為或者能成為作家的唯一的理由。而且,就算會藉助上一代的光環,但如果自己沒有創作實力,終歸還是稍瞬即逝,曇花一現。

「詩家爭鳴」花語VS李旗語:人應該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

兒時李旗語與母親李小洛

花語:還記得自己發表的處女作嗎?稿費多少,有沒有特別的記憶?同學中是不是也有一小撮粉絲崇拜你?有沒收到過他們特殊的禮物?

李旗語:是在初中時候,當時稿費雖然不高,一篇不到千字的文章稿費也就五十多一點,但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還是挺奢侈的了。跟同學一起出去玩,吃飯什麼的,就有了一些底氣。粉絲這個不好說,也可能有很多害羞的同學在暗地裡偷偷喜歡我吧,不過他們隱藏的很好,到現在都沒能被我完全發現。

花語:你喜歡詩歌嗎?你會讀你媽媽的詩嗎?對她的詩歌有什麼看法?

李旗語:會讀,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她的散文隨筆。我媽最早的一本散文集,是我在小學三年級時候讀到的,裡面有一篇寫小狗的文章當時非常打動我,可能我覺得這種表達更貼近我的生活和理解。而詩歌是一枚閃耀在天邊的星辰,耀眼,卻又有一絲絲凜冽,孤傲,和微寒。

花語:每個作家都有他的精神導師,寫作過程是與閱讀過程相始終的,談談在你寫作的道路上,有沒有特別喜歡的作家。

李旗語:初三讀王小波。在王小波的文字中我看到一個男人獨立特性的行走和路過時掀起的颶風。感謝他在懵懂歲月擊破我的混沌,給我的頭腦留下一點清明。讀到王小波的第一本書是《白銀時代》,發現這世上原有這麼一個活的明白,活的有趣味,活的如此令你服氣並嚮往膜拜的人。

他喜歡說一個詞,趣味。覺得人應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這趣味裡面既包含了幽默,才情,也包含了一個人的能力和執行力。是一種對人性的肯定與尊重,是對生命的親和與愛惜。是生活的質量。趣味是活力,是光芒,是身心健康的符號和標杆。“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從王小波那裡,我獲取的不僅僅是寫作上的啟迪,也可能同事獲取了不少寫作之外的領悟。

高中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喜歡《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所創造的那個微觀的世界。以及《瓦爾登湖》梭羅帶我回歸心靈的那片純淨之旅。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不可否認寫作這東西是要有一定天賦的,而王小波,馬爾克斯,梭羅,他們恰恰就是這種天賦型作家。

花語:你大學學的什麼專業?和你喜歡的文學有衝突嗎?

李旗語:大學學的專業是刑事偵查,我覺得任何東西和文學都沒有衝突吧,文學可以從一切事物中吸取養分。


「詩家爭鳴」花語VS李旗語:人應該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

特警李旗語

花語:特警生活帶給你的有什麼不同?作為一名特警,你的工作對你的寫作是約束,還是促進?

李旗語:如果說之前的二十幾年,我或許有那麼一點隨性,一點散淡,凡事只求過得去,不想當最好也不想當最差,學習中等,運動中等,連上網玩遊戲也是中等,薩克斯吹到高三便放下了弦管,寫作也僅僅停留在零零散散的發表…我以為我這輩子可能都會這麼一直中庸地過下去,成為萬千大眾中最平凡的一滴雨水,沒想到大學畢業,走進警營,一切都變得不同,有時候對著鏡子,我竟吃驚地發現那裡出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

“凡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是我在特警隊這個鍊鐵鑄鋼的大熔爐裡學到的第一個人生信條。每一天緊張的訓練,軍姿,隊列,槍械,格鬥,彷彿在眼前打開一扇扇通往新世界新徵途的窗口,瞭望到更遠更高,日子也彷彿每一天都是新的,正如一位詩人所言:不知道明天會遇見怎樣的詞語,明天要和怎樣的人相遇。特警隊的每一天,都有一個新的世界在前方召喚並索引著我。

每個人男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在武俠小說和武俠影視劇伴隨下長大的我們,曾無數次在心中描繪過自己的那個江湖。武俠,成為一種情懷,一種文化烙印。我也不例外,曾多麼嚮往擁有一片快意恩仇仗劍天涯的江湖,縱馬躍過萬丈紅塵,飛身踏過一地狼煙。原本以為江湖離我太遠,此生無緣,特警隊竟重新送還我這種馳騁江湖的夢覺。

嚮往北方,喜歡北方,喜歡北方的風霜與豪邁,那是南方的溫良可人所不能比擬的,我曾在黃土高原上聽著牧民唱信天游,想這片破碎的山川大地一定盛載了太多的苦難,山峁上,面對著毛烏素大沙漠吹來的凜冽寒風,這時唱出的歌聲彷彿有了靈魂,有了神韻,歌聲和淚水彷彿從心靈深處自然地噴湧出來。 就像一匹來自北方的狼。孤獨,狂野,但同時,狼群也是草原上最可怕的動物,他們高度團結,群體性極強,這不正是我們的最佳寫照嗎,我們每個人出色並不能代表什麼,只有當下我們整支隊伍上下一心,凝成一股繩,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我們才有資格被稱為特警。

工作對於寫作而言,是一種促進。因為我喜歡研究大環境下的小人物,而這個工作每天就是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無形中也為我的創作帶來了更多的靈感,積累了更多的素材。

花語:我看過你的文章,除了擋不住的才氣,還透著一股李小洛式的冷色調,慢條斯理,成足在胸,在生活中,你是個怎樣的人?

李旗語:一個貧窮的人。

花語:微信朋友圈現在很多佛系青年,你如何看待?

李旗語:在我看來,真正在朋友圈曬自己是“佛系青年”的,其實都算不上是“佛系青年”。因為真正的佛系青年“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並不會關心自己是什麼系,更不會關注朋友圈。我覺得這更反映了當下人們的一種心態吧,現在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少了,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所以會拼命抓住一切可以獲得認同感的東西,一說大家都是佛系青年,好像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樣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孤獨了。

花語:古人講,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你喜歡旅遊嗎?通常會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工具?

李旗語:喜歡。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說,“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並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我也只是一樣,我喜歡那種在路上的感覺。多好呀,你在旅行中會遇到那些你這輩子再也不會遇到的人或事,但是他們又曾今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你的生命裡,這段旅行結束,從此天南海北,各奔西東。

大多會選擇火車出行。覺得火車是種很接地氣的交通工具,相較於其他總能給人以更多遐想。尤其是它停留在人跡不多的小站的時候。北方有很多不算落後,但簡樸得讓人覺得這輩子都見不到它發達時候的小城鎮。越是這樣的地方,就越能讓人感覺到微微發涼乾燥的空氣是如何在夕陽的餘輝下沉默地抱緊你的靈魂。破落的站臺,不平的水泥磚,生了鏽的火車皮,到了盡頭就只凝聚成一個小點的鐵軌,偶有三兩飛鳥劃破灰色的天空,綠色的樹和黃色的矮房和我隔著重重疊疊的風。

不知此時此刻自己在哪,但知道終點一定在哪。這便是坐著火車行走在路上的感覺。

花語:《猜火車》是一部電影,但是,在北京真有這樣一個酒吧,你在《親愛的火車》那篇文章後面引用的一段文字,調侃的味道很重。在現實裡,你喜歡一本正經,還是帶有一點痞子精神的調侃,及腹黑?作為一名九零後寫作者,你如何看待你們這代人?

李旗語:調侃吧,生活已經很嚴肅了,自己再不會找點樂子那該多痛苦。我們這代人在物質方面擁有的,我們這代人缺的東西有很多,我認為最主要的可能是理想和信念吧,最不缺的呢,就是各種標籤了,從小到大一直在聽90後怎麼怎麼,90後怎麼怎麼,還好現在00後也長大了,我們身上的擔子也能輕一點了。


「詩家爭鳴」花語VS李旗語:人應該儘可能聰明有趣地活著

童年李旗語

花語:在家你會幫父母做家務嗎?喜不喜歡小動物?有沒有養過?

李旗語:會,只是現在因為工作的原因,在家的時間不是特別多,如果在家還是會做的。

喜歡小動物。養過小兔子,貓,倉鼠。那隻小兔子從市場上剛買回來的時候,手掌那麼大.。特別聰明,如果你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往下一看,挺高,它就眼睛一閉,從桌子上滾到椅子上,然後再從椅子上滾到地上,後來有一次,我們都不在家,小兔子爬到四樓的窗臺,把自己滾沒了。貓陪伴我的時間更久一些。可能貫穿了我的整個小學時代。每次放學它都在門口迎接我,我寫作業,他就蹲在我的書本上。後來我們賣掉以前的小樓。搬去另外一個地方。搬家那天,貓在混亂中跑了。就在大家都以為它丟了的時候,它竟自己找了回來,兩三站路,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找到新家的。這件事就是現在想起來也覺得挺神奇的。

花語:除了寫作,你在音樂方面也有一定愛好,有沒有崇拜的偶像?

李旗語:音樂方面的話喜歡的歌手有很多,一定要選的話應該是李志和Bob Dylan,他倆的歌詞都寫的特別好。

花語:你理想的女友是什麼樣的?

李旗語:她應該是個非常特別的人,如果非要形容這種特別,未免落於俗套。

花語:你有座佑銘嗎?能否說下你的口頭禪?

李旗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花語:熱愛你的工作嗎?當特警有沒有與眾不同的感受?在文學寫作上,對今後的創作方向還有什麼規劃和打算?

李旗語:為人民服務的感覺挺好的,特別是幫到群眾以後,你能感受到他們發自肺腑的那種感謝,這個時候就特別滿足。今後的打算呢,接著寫吧,爭取能夠回來圓滿地回答您的這第十六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