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說到臺積電,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很熟悉。各種手機和電腦的處理器芯片均由本公司生產,包括蘋果系列處理器、高通、英特爾等品牌,是臺灣的一家半導體制造公司。臺積電成立於1987年,如今是全球最大的專業集成電路製造服務(晶圓製造)企業之一。

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據數據顯示,2016年臺積電營收294.37億美元,2017年達到320.4億美元,同比增長8.8%,市場份額為超百分之五十五。在全球五大晶圓代工廠家中,臺積電擁有第一的絕對優勢,而三星僅排名第四。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被譽為“半導體教父”。

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而作為臺灣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他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商業模式的創新。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當他年輕的時候,他沒有規劃自己的生活,但是他的錯誤卻創造了傳奇。畢業後,張忠謀想在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工作,但福特僅給了他不到500美元的薪水,而另一家半導體公司希凡尼亞給了他相對較高的薪酬。

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他希望福特能加薪,但拒絕了,於是帶著一點熱情去了希瓦尼亞工作。於是,他踏上了半導體工業的征程。後來,張忠謀跳槽到美國領先的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但最終還是放棄了美國的優越環境,回到了臺灣。起初,他沒有創業的想法,他被邀請擔任臺灣工業技術學院院長。但在他被任命兩週後,一位政府議員建議他成立一家公司。

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當時政府希望他能經營企業,並答應給他一份普通股。如果他能得到這筆投資,他將再把四分之一的股份分給投資者。最後,張忠謀決定自己創業。他想開創一個新的半導體代理業務。在尋找合作公司時,張忠謀遇到了很多障礙。他找到了他的老東家,德州儀器公司和英特爾,被拒絕了兩次會面。

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當時每家半導體公司都是自己生產晶圓,不會給任何人制造晶圓的可能。大公司在市場上真的沒有這個市場需求,世界上只有20個小設計公司是不穩定和不可靠的,但張忠謀看到許多工程師工作在大型半導體公司想開始自己的事業,但難以建立自己的晶片製造工廠。

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需求產生市場,因為芯片OEM模式的出現,導致了高通等IC設計師的崛起。這樣的芯片設計公司只負責設計,生產工作交給像臺積電、三星這樣的芯片oem廠商,不僅可以節省很多成本,而且可以更多的將精力用於相關產品的設計。今天我們可以看到AMD和Intel競爭,可以說是多虧了臺積電,也多虧有像張忠謀這樣的人。

半導體教父:誤打誤撞做芯片,成就了自己,也阻止了英特爾的稱霸

因為AMD只需要設計一個好的產品。它是由張忠謀設計並與英特爾公司進行對比,並與臺積電和英特爾公司進行對比製造的。臺積電的出現直接降低了半導體創業的門檻,也間接阻止了英特爾這樣的企業稱霸。張忠謀的想法直接顛覆了半導體行業,也是非常感謝了。

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呢?評論裡留您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