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信使”灰頭麥雞來揚了“揚州空中走廊”熱鬧起來

春的信使”灰頭麥雞來揚了“揚州空中走廊”熱鬧起來


灰頭麥雞

在很多人印象中,燕子是“春的信使”。實際上,最早帶來春的信息的鳥類,是另外一種鳥——灰頭麥雞。它們雖比不上家燕那麼多見,但即使在城區,記者這幾天也在京華城路的草坪上見到了。觀鳥高手說,灰頭麥雞的到來,開啟了候鳥遷徙季,揚州的“空中走廊”即將進入一年中最為繁忙的季節。

“春的信使”

灰頭麥雞來揚了

京華城路路北的草坪,最近來了一對特別的嘉賓——灰頭麥雞。這塊鬧市區的草坪,近年來一直有灰頭麥雞在這“生兒育女”。

觀鳥人朱傑說,灰頭麥雞是最早來揚的夏候鳥,最早的於2月下旬就回到了它們闊別一個冬季的揚州。

從遷飛的時間早晚來看,灰頭麥雞更適宜作為“春的信使”。不過,相比喜歡在屋簷下甚至家中築巢的家燕,灰頭麥雞與人類的關係並不親近,這也是在“春的信使”這一“身份”上敗給家燕的原因。

灰頭麥雞遷回揚州,最重要的使命是“生兒育女”。因此,這時的它們也最為機警。在此提醒市民,不要驚擾它們。

而夏候鳥的主力軍來到揚州,還需要等上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比如家燕大部隊來揚,一般都是3月下旬。

揚州夏候鳥

種類有近60種

觀鳥記錄顯示,揚州的夏候鳥大家庭已有近60個成員。其中,最為熟知的夏候鳥,除了家燕,就是各種鷺鳥。

鷺鳥家族在揚州是一個大家庭,種類多,數量多,僅白鷺就有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之分,還有牛背鷺、池鷺等常見鷺鳥以及黃葦鳽、慄葦鳽等。而且,揚州鷺鳥分佈廣,聚鳳島、鳳凰島、潤揚森林公園等地,都有大群鷺鳥棲息繁殖。

夏候鳥中,人們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鳥類是大杜鵑,熟知它是因為它的“布穀布穀”叫聲,但總是“聞其聲難見其身”,即使是揚州鳥友,用相機在揚州拍到它的“寫真照”的也不多。

在揚州,最為鳥友們喜歡的夏候鳥,是有著“水上鳳凰”美譽的水雉,以及偶爾“露面”的壽帶。

揚州“空中走廊”

本月底就開始忙了

根據最新的候鳥遷徙通道的劃分,揚州屬於“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朱傑說,目前,無論從種類來看還是從數量來看,遷徙鳥過境揚州還較少。而到了3月底和進入4月份,揚州“空中走廊”就會非常繁忙,這種繁忙狀態將一直持續到5月。

過境鳥雖然只是借道揚州(不少過境鳥也會在揚州停留幾天),但它們同樣是揚州鳥家族的重要成員,同樣能吸引各地鳥友前來“圍觀”。近年來最為鳥友喜歡的彩鷸、紅頸瓣蹼鷸,就是過境鳥中的成員,它們要麼是顏值擔當(彩鷸,色彩豔麗),要麼是身懷“特技”(紅頸瓣蹼鷸,一般鷸鳥都是涉禽,而它是遊禽),吸引了周邊鳥友來揚觀鳥。

觀鳥指南

看鷹擊長空

4月是一個好季節

對鳥友而言,3月到5月的候鳥遷徙季,都是觀鳥的好時節。眾多的候鳥中,猛禽總引人注目。朱傑說,從近年來的觀鳥記錄來看,從揚州過境的猛禽很多,如鳳頭蜂鷹、日本松雀鷹、松雀鷹、蒼鷹、紅隼、燕隼、紅腳隼、灰臉鵟鷹等。而在春季的候鳥遷徙季,看猛禽最好的時候是在4月;看猛禽最好的地點是銅山、捺山,“地勢相對比較高,猛禽都愛在這樣的地方出現。”一天中最容易看到的時刻是早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