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疆市場漫談:你的熟茶真有倉嗎?

與觀茶坊的李強先生聊天,談到明年市場走向,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談,市場就是市場,無論熱還是冷,都有人消費,而且,普洱茶的市場事實上每年都在增長。

增長的原因很簡單,生茶的囤放量大,囤放的價值高,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總之,這種存放每年都自動讓市場在擴容。

李總反問,生茶囤積的多,熟茶就不行?

這個問題的確考倒我。

從北方市場和線上市場來看,熟茶的份額大過於生茶,但是,從雲南茶區生產來看,生茶的量又遠遠大於熟茶。

熟茶少,市場大,按道理來說,熟茶應該是暢銷的才對,甚至沒有庫存才對,然而事實卻是反的。

這讓我想起最早接觸普洱的時候,那時候比較一致都是認為熟茶才是普洱茶,青磚、青餅、青沱是另一類,無人混淆。

當時買茶,大部分也都是熟茶,只是品種太少,反而是7581最常見,昆明那時候的專業市場裡面賣普洱的也沒有幾家。茶廠工人發不出工資就拿茶來抵,工人再拿到親戚朋友那裡去賣,大部分是烘青綠茶,也有部分盒裝的曬青綠茶,只不過當時都是叫春尖、春芽、春蕊這樣的名字,勐海廠是這樣,普洱廠也是這樣。

07年高潮一來,市場的風向改變,大部分開始存放青餅、青磚一類茶,現在叫生茶。市場根深蒂固,現在大家都認為存生茶增值快,喝茶更有勁道。至於喝茶的真實感受,反而不如增值來得直觀,於是,熟茶的市場越來越滑坡。

熟茶的價格,無論新老,都遠遠低於生茶,價格低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沒有品牌價值,就沒有炒作的空間,二是市場都認為生茶增值幅度遠遠大於熟茶,三是好原料都拿來做生茶,熟茶原料選擇的空間就小了很多。

現在也有很多人拿夏秋古樹做熟茶,其實口感未必能勝過生態茶,這是古樹的“遮陰效果”形成的兒茶素少的原因所決定的,有相關的報告可以說明。物質少,可以轉化的東西就少,這個道理簡單明白。

認為古樹熟一定就是優於小樹茶的感受,心理的因素大過於實際口感。

而且,山頭茶流行,原因就在於“山頭氣”,做熟了,山頭氣也就丟失了,這樣的思路等於拿自己矛奪自己的盾。如果僅僅作為一種市場手段使用,也只是一種短期效應。

很多茶客現在都消費到這種古樹熟茶,之所以感覺上要優於小樹茶,根本的原因在於現在的做工很仔細,發酵程度,發酵方式,發酵環境,發酵條件都做了很大的改善,用這樣的匠心做茶,都會較之以前的要好,何況,現在大量採用境外料。

(談到境外料,這裡岔一句,很多某某品牌的代理商並不清楚,其實該品牌所謂的老班章裡面很多都是境外料,這是一個勐海料頭圈是公開的秘密,只是代理商,經銷商未必知道,拿著廠家培訓的所謂調配工藝來市場忽悠一番,換個思路想,這不是更此地無銀三百兩嗎?按照國標規定,境外料不能打“普洱茶”,這是法律,馬虎不得的。)

生茶比熟茶好賣,很大程度上在於市場理論的錯誤,大部分茶商並沒有引導需求的能力,甚至連絕大部分茶廠也沒有。大品牌都在享受現成的事實,對於熟茶市場理論研究並不夠,甚至產品的研發還不如一些中小茶企。

吳疆市場漫談:你的熟茶真有倉嗎?

吳疆市場漫談:你的熟茶真有倉嗎?

這樣一說,我挑了一款自己之前收藏的,發酵成熟度感覺還可以的老熟茶泡了一泡,結果發現了更多的問題。一款十三年的熟茶了,湯倒是稠了,也透了,然而,昆明存放,那一股隱約的堆味仍然揮之不去。這留下了另一個大課題:

你的熟茶真有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