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英語自主閱讀路線圖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636篇原創文章。

談論提高口語的人很多,分享自主閱讀的人很少。

與英語口語相比,培養一個孩子走上自主閱讀的道路崎嶇不平,而且還費時費力。這或許就是為什麼即使是幼兒也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是能夠流利閱讀的兒童相對要少得多的原因。

在苗爸學英語的年代,能把課文搞懂已屬不易,遑論自主閱讀英文原版故事書了。不說當時詞彙量少得可憐,就連見到一本英文原版小說的機會都非常罕見。

所以,在我上了大學之後,開始拼命地閱讀英文小說和各種英美報刊,雖然生詞比較多,但總是堅持了下來。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即使是大學畢業多年之後,這一愛好,至今保持。閱讀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時過境遷,如今的孩子,英語啟蒙普遍比較早,競爭正日益低齡化。面對這個大環境,苗爸也未能媚俗,早早地就開始帶著苗苗英語啟蒙了。

因為有了經驗的積累,同時吸收了中外各種英語啟蒙教育理論,我在苗苗的英語閱讀實踐中,不斷摸索,同時模仿英美國家兒童閱讀啟蒙的步驟,終於使苗苗的英文自主閱讀逐漸走上正軌。

今天分享這篇文章《中國兒童英語自主閱讀路線圖》,希望能使更多的處於迷茫中的父母們,在自家的英文閱讀啟蒙中,得到一點啟發。

01

聽故事

根據《朗讀手冊》的調研,聽媽媽講故事長大的孩子,長大後愛讀書的比例比較高。無論是中文,還是外語,這都是一個普遍現象。

在孩子識字之前,甚至是會說話之前,每天給孩子朗讀英文繪本故事,好處有二。

其一,培養興趣。猶太人為了讓孩子喜愛讀書,把書的方面抹上蜂蜜,讓孩子感到讀書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為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所以媽媽堅持給孩子朗讀英文繪本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為了聽到好聽的故事,孩子就會對書本充滿了好奇心,期待著媽媽每天聽媽媽講故事。

媽媽在讀故事的時候,儘量聲情並茂,用表演的方式演繹故事,這樣,寶貝會因為喜歡媽媽的“表演”,而逐愛上了英語閱讀。

其次,語感啟蒙。作為拼音文字的英語,它的一大特點,音形對應,聽音而知詞形,這一點是與漢語截然不同的。所以,通過聽媽媽朗讀英文繪本,孩子不但獲得了聽故事的享受,而且還培養了英語語感,提高了孩子的辨音能力。

如果父母英語基礎比較薄弱,也可以藉助繪本音頻,或者是點讀筆,地道的外國播音員發音,只有適當引導,孩子會逐漸喜歡上這些工具,甚至會主動要求自己點讀或跟讀。

02

聽力詞彙

有的人會問,培養閱讀能力,為什麼要談論聽力詞彙?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小時候學中文閱讀的情景。在我們學了漢語拼音之後,閱讀能力一下子提高了很多,為什麼?因為漢語拼音在幫助我們發出生字的音的同時,也激活了我們大腦中的聽力詞彙,使我們在聽到這個音的同時,明白了它的意思。

所以說,雖然有的字是第一次見,但是,我們不需要查詞典,就知道了它的意思,這是因為我們以前聽過這些字,並且也已經知道了它們的意思,即我們貯備了大量的“聽力詞彙”。

語言啟蒙都是相通的,英語也概莫能外。英美兒童在學閱讀之前,大概積累了3000左右的聽力詞彙。由於條件所限,我們學英語,至少應該積累1000個左右的聽力詞彙,才能有效提高閱讀水平。

那麼,如何積累聽力詞彙呢?常見的方法有三種。

(一)兒歌童謠。在嬰幼兒階段,選擇一些韻律感較強的兒歌,每天給孩子聽,同時父母和孩子一起邊唱邊跳,這是積累英語聽力詞彙的第一步。

比較有名的英語兒歌有《鵝媽媽童謠》、《Wee Sing》、《Super Simple Songs》系列等。因為內容比較多,可以先挑選一些反覆模仿,其餘的作為泛聽磨耳朵使用。

(二)聽故事。上面已經提到過這種方法,孩子一邊看圖畫,一邊聽媽媽讀故事,看圖聽音,積累聽力詞彙。

(三)TPR親子互動。TPR,即全身反應教學法,是提高孩子聽說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真正的自然母語式教學法。但是,這一方法卻被嚴重地輕視,沒有很好地普及,實在令人痛心。

所謂的TPR,簡而言之,就是父母說英語,孩子做動作。也有人總結為,“名詞看圖畫,動詞TPR”。例如:Walk. Sit down. Get up. Stand up. Touch your head. Raise your arm.

在瞭解了這一教學理論之後,苗爸立馬付諸實踐。先從TPR閃卡開始,後來又使用了兩套書,加深了對TPR教學法的認識。一套是TPR創始人吉姆斯·亞瑟的代表作《破冰英語》(English Icebreak),另一套是《看圖說英語》(English Through Pictures)。

03

高頻詞

所謂的高頻詞,英語叫sight words,根據百科的解釋,“Sight word是一些常見的英文字,特別是在兒童的讀本中會常出現的字,一般會鼓勵兒童記憶這些字,讓他們可以在不用任何拼讀解碼(例如基礎語音教學法)技巧的輔助下,可以認這些字。”

認識高頻詞,有助於初學閱讀的孩子,因為高頻詞中有些有些詞的讀法不符合自然拼讀(phonics)的規則,有些詞的意思也不容易用圖片的形式來展示。這時,我們只有通過“整體識詞”的方法,慢慢積累和掌握。

最常見的高頻詞共有220個,即Dolch Sight Words List 。例如:am, was, at, no, of, in, saw, have等。

國外常見的訓練高頻詞的方法有:

第一,sight words activities 高頻詞活動(遊戲)。比如說,Bingo(賓果遊戲), Spelling contest(分組拼字比賽), I read you spell(我讀你拼) , Create sentences with sight words(用高頻詞造句)等。

第二,初級繪本。通過閱讀一些簡單的英文繪本,逐漸掌握高頻詞。初級繪本或是分級讀物裡面會有一些生詞,儘量用動作或實物演示,少用漢語解釋,以免孩子形成依賴。

04

自然拼讀

漢語是通過拼音激活聽力詞彙,英語是通過自然拼讀激活聽力詞彙,並且將聽力詞彙轉化為閱讀詞彙的。

自然拼讀(phonics)類似國際音標和漢語拼音,是英文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的總結,有句話叫“見詞能讀,聽音能寫”,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拼讀的作用。

例如:VC-e(元輔e)的單詞,bike, bite, life, tide, nine, wife 等, 其中字母 i 的發音都是/ ai / 。

CVC(輔元輔)的單詞:can, bag, sad, dad, cap, fan 等, 元音字母 a 的發音都是 / æ /。

這樣,孩子在知道單個字母的發音之後,就使用合成法,發出整個單詞的發音。例如: can的發音,先分割成 /k/ , / æ / , / n /,然後再合成為 / kæn /的完整發音。

當孩子掌握自然拼讀的規律之後,就不需要翻詞典,查音標,見到單詞,就可以拼讀出來,然後激活聽力詞彙,明白單詞的意思,提高了閱讀速度。

這才是拼音文字的正確啟蒙方法,與我們以前的入門訓練迥然不同。國外比較流行的訓練自然拼讀的網站是starfall(加後綴 .com),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搜索瞭解。

05

分級讀物

鞏固自然拼讀和高頻詞的最好方法就是閱讀。

在幼兒園的階段,將近70%的閱讀,需要父母帶孩子一起完成;在上一二年級以後,孩子開始學自然拼讀(Phonics),孩子的自主閱讀能力有了一個飛躍。

在這個階段,為了不影響苗苗的閱讀興趣,我主要還是讓她跟讀音頻或是點讀筆,這樣,她一天可以憑興致閱讀好多本分級讀物。

我家讀過的分級讀物有《牛津閱讀樹》、《麗聲拼讀故事會》、《海尼曼》系列等。每天讀三到五本,並且選擇苗苗最喜愛的幾本,作為早讀材料,每天讀五遍,連續讀一個星期。

06

章節書

我家的章節書使用的是《神奇樹屋》(Magic Tree House)。

中國兒童英語自主閱讀路線圖

閱讀的方法分為兩種,跟讀和自主閱讀。兩種方法交替使用,一天跟讀,一天自主閱讀。通過這種方法,循序漸進,增加孩子自主閱讀的時間。

(1)跟讀。把音頻下載到智能復讀機裡,一句一句跟讀。章節書與分級讀物類似,有許多單詞反覆出現,跟讀的時間長了,自然就記住了。其次,還可以模仿播音員的語音和語調,對孩子的正音非常有幫助。

(2)自主閱讀。根據所學的高頻詞和自然拼讀,讓孩子嘗試一個詞一個詞的拼讀,這樣雖然慢一些,但是隻要堅持去做,日積月累,孩子的閱讀速度會越來越快的。這也許就是所謂“Slow is fast, less is more”的道理。

美國專家研究發現,在K12階段,即從幼兒園到高三,每天閱讀時間少於15分鐘的學生,與每天30分鐘以上的學生相比,他們詞彙數量之間存在巨大差距: 相差近12,000詞!

這就是閱讀的力量。每天多花一點時間陪孩子閱讀,就可以自然提高孩子的詞彙量,而詞彙量決定了孩子的閱讀理解水平。

當然,為了提速苗苗的英文閱讀理解水平,我還使用了英文圖解詞典的方式,以擴大她的詞彙量。每天使用點讀筆跟讀10頁圖解詞典,年復一年,功到自然成。

最後,文學閱讀要和知識閱讀並重。除了閱讀故事類的章節書之外,苗爸還購買了一些知識類的英文讀物,如《I Wonder Why》系列,《National Geographic Kids》系列、《Magic School Bus》系列等。


我是苗爸,“職業化家庭英語啟蒙訓練”推廣人。我會每天分享英語啟蒙和高考英語相關的原創文章。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