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國時期魏國勢力能超過蜀吳這麼多?

說到三國時期蜀國魏國吳國三分天下,雖然都說三足鼎立之勢,但相信許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我們知道的歷史中魏國的實力會遠遠超過蜀國跟吳國呢,要知道從地圖勢力上面的劃分來看其實三家的地盤都是差不多大小的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

為什麼三國時期魏國勢力能超過蜀吳這麼多?

首先我們看魏國當時曹操所處的勢力在中國的北方要知道當時古代在北方可是有不少的少數民族想著進犯中原,北方的匈奴虎視眈眈,曹操可以說是處於一個四面受敵的情況,但就是在這種情況曹操的勢力依舊超過了劉備和孫權,可以說曹操確實是非常的厲害。

為什麼三國時期魏國勢力能超過蜀吳這麼多?

古代中國的地區分為了13個州而曹操一個人就獨霸了九州可以說整個天下的三分之二富饒的地方都在曹操一個人手中,而蜀國和吳國手中擁有的土地雖然多但人民數量敵不過曹操,而且土地很多都是沒有開荒過的土地,古代的中國經濟中心都是在北方所以北方的開發程度是超過了南方很多的,同時古代北方多出人才,由於三國之前經濟重心都在北方,北方的交通也是十分便利的,曹操佔據著這樣的地方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佔盡優勢所以強大也是理所當然的。

為什麼三國時期魏國勢力能超過蜀吳這麼多?

在士兵方面北方的遊牧民族眾多而且個個驍勇善戰,他們的戰馬糧草也是十分的精良,而根據史料記載在公元263年的時候,蜀國的人口只有100多萬的人如果也只有100多萬的人而魏國卻足足有400多萬的人人口的差距擺在這裡,再加上士兵的差異衛國的優勢展現的淋漓至盡。

為什麼三國時期魏國勢力能超過蜀吳這麼多?

分析到這裡,可能有人就會問了,既然曹操的勢力這麼強大而且人口比例經濟差距這麼懸殊為什麼統一天下在他死前都沒有達成呢?在我看來真正最大的原因是魏國處於一個尷尬的地位,雖然富饒但同時四面都是敵人窺視著他,南方有蜀國和吳國的聯盟對抗著他,北方的匈奴少數民族窺伺著他,可以說他不論選擇哪一方的主動進攻都可能會面臨腹背受敵的情況,因此曹操才會選擇修身養息只為了在最後時刻來臨的時候一決勝負將整個天下拿下。

為什麼三國時期魏國勢力能超過蜀吳這麼多?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只有曹操的魏國才擁有真正一統天下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在蜀國壯大之後迫不及待的要北伐魏國,因為他知道放任魏國一直成長下去蜀國和吳國遲早會覆滅在戰爭之中,諸葛亮雖然北伐戰爭失敗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延緩了魏國的發展,倘若北伐戰爭成功那麼一統天下的自然就是蜀國了,雖然最後曹操在死前都沒有統一天下但他留下的魏國,卻是很好的根基,他所做的事情和打下的戰役也一直為人所稱讚,有人覺得他是奸雄也有人覺得他是梟雄,他的一句:“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流傳今日,依舊讓人覺得倒吸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