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古往今來,關於孝的詮釋,文史典籍裡數都不好數,但在民間要說流傳最廣的,影響力最大的,還是二十四孝的那些人,那些故事很多都是民間的,其中一些故事不乏帶有封建愚昧的色彩,已經漸漸的被後世所摒棄,不過也有很多真人真事,這些經典的故事因其傳遞出的樸素真摯的孝親理念為後人所稱頌。其中有一個人叫朱壽昌,他原本是在朝廷做官的,卻為了尋找自己的生母而辭官遠行,他摘帽遠行的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隱情呢?又將帶給今天的我們怎麼樣的思考呢?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每年的固定一天,這個朱壽昌都會自己獨自進入內室,來到福祿延生排位前,紀念他的生母,這個習慣他已經默默保持了幾十年,其實這一天就是他生母的生日,雖然不能在母親身邊,但是依舊真摯的希望自己的生母無論在哪裡都能過的健康幸福。他總會想起小時候母親做的豆腐鯉魚湯,那個時候他小不懂事,每次都搶著吃魚肉,母親則吃豆腐,他母親還經常安慰說她就喜歡吃豆腐,這個豆腐有魚的味道,可好吃了。其實這個母親不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吃點好的。如今歲數大了,什麼都懂了,也有能力了,卻並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吃的好不好,穿不暖。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這個朱壽昌的出身還是不錯的,父親是做官的,家裡不缺錢,他的母親不是正妻,地位還很是卑微,同時他父親的正妻孃家很有權勢,嫁過來是下嫁,這樣的情況,一個小妾是不可能過的很舒服的。他的生母其實就是因為正妻不能生育買來生孩子的小妾,最後生下了這個朱壽昌,雖然後來也是漸漸的得到了丈夫的認可,但是在大夫人的面前依舊是抬不起頭來,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朱壽昌雖然是庶出,但卻是家裡的長子,在那個母以子貴的古代封建社會,這無疑是一個對正房夫人來說極為不利的情況。如果自己一直沒有生育,那麼庶出的長子便是家族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而孩子的生母也會因此地位陡升,到時候,正房夫人的境遇可就不好說了,而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只有一個辦法。這個正房夫人就趕緊找來了這個生母,說要把壽昌認成自己的兒子,讓他成為一個嫡長子,這可是傷了生母的心,但是也只能同意,各種捨不得也沒有用,何況還要考慮孩子的前途,比這更可怕的是,這個夫人只能讓孩子有一個母親,要趕這個生母出去,這個是很要命的。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哭了整整一夜,想了很多還是下了一個決定,就是離開,如果今生有緣,還能見到吧,帶著無法形容的不捨和無盡的無奈離開了。趁著兒子還睡著,她就悄悄的走了,根本做不到告別,從此再也沒有了消息。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之後的歲月這個朱壽昌以嫡長子之名在朱家長大,朱夫人的確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對這個孩子很好,就像親的一樣疼愛,這個孩子也像孝順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但是在朱壽昌和朱夫人這對看似親密和諧的母子之間,始終有一個難以觸碰的話題,那就是當年孩子的生母為什麼突然離家出走。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長大後這個朱壽昌做了官,也是難得回家一次。一次他回家這個後母也給他做了鯉魚豆腐湯,但是他卻喝不下去,想起來了自己的母親,他就問夫人當年自己的母親為什麼會離開。夫人聽了也沒法說什麼,就說這事幾十年的舊事了,早就不記得了。但是這麼多年她都不提,這裡肯定是有什麼情況的。而且這個朱壽昌去各地做官,一直都在打聽自己母親的下落,他就是特別想找到自己的母親,雖然後母也不錯,自己忘不了這個恩情,但是也還是要為自己的生母盡孝。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他做官幾十年,尋找了自己的母親幾十年,終於還是打聽到了一些消息的。據說他的母親離開以後去了陝西,改嫁給了一個姓黨的農民。知道了這樣的消息,朱壽昌高興極了,但是這個也很為難,畢竟自己不是自由職業啊,是個當官的,平時事一直多,很難有空走出去幾天,而就在這個時候,他還接到了升官的聖旨,這下一來,改該怎麼辦呢?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母親的消息是好不容易打聽的額,官也是好不容易升的,但是去做官找母親就不知道要被拖到什麼時候了。於是他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辭官去找自己的母親。臨走前見到了養母,表了很多痛苦和決心,很是感動了這個養母,同時她也很愧疚,說了當年的一切,讓這個孩子趕緊去找自己的生母,朱壽昌也表示,絕對不會拋下這個養母。就在這個時候,朝廷裡發生了一件事,宰相剛要提拔一個自己的弟子,就有人舉報說這個人沒有為自己的母親守孝,這是一種大不孝的行為,當官的父母死了都要回去守孝三年才能再出來做官。這個和朱壽昌的做法就太過於對比了吧,當時很多人就為他求情,皇帝也很是感動,就讓他去了,而且答應找到以後再讓他回來做官。那麼他能否如願以償的找到母親呢?

一直想念自己的生母,最終辭掉官職去尋找自己的母親了

告別了家人,他一個人踏上了路途,跨越了數十州最終到了同州,終於是到了,離自己的母親 很近了。到了以後見到人就問,有沒有姓黨的,有沒有外地來的女人,晚上他終於來到了一戶人家的門前。進去看到一個老人家,討了口水喝,就交談了起來,問問哪裡的,就談到了朱壽昌,老人家特別關心,卻也並不敢趕說那是自己的兒子。最終表達了自己幾十年的苦楚,說到了自己辭官尋母,最終說出了自己就是朱壽昌。兩個人激動的淚流滿面的抱在了一起。終於是找到了,為了這次團圓,兩個人等了幾十年。後來,朱壽昌帶著生母和後來母親生的孩子回到了朱家一起撫養。生母和養母關係也不錯,姐妹相稱,一起度過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