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區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開辦免費 推出四大免費項目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1月3日訊( 記者 郭佳欽 通訊員 毛麗麗 劉鴦凌)2019年1月1日起,黃埔區正式推出“減稅降費”重磅措施,在全省率先創建企業開辦“無費區”。此舉措預計每年將為企業節省費用約1100萬元,“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金字營商招牌在新的一年持續被擦亮。

黃埔區“無費區”再送惠企“禮包”

四大免費項目 惠企金額達千萬元

新年新舉措,新年再惠企。記者從黃埔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瞭解到,該區推出創建企業開辦“無費區”政策後,企業群眾將享受到“四大免費”項目:

一是免費郵寄,主要包括營業執照免費郵寄和發票免費郵寄。在企業各類登記申請中,凡是企業自主選擇郵寄方式領取營業執照的,該區都會提供免費郵寄服務。此外,符合申領條件的納稅人也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以郵寄方式領取發票。

二是免費複印。企業申辦營業執照環節中所需要提交的材料中屬於複印件的,如身份證複印件等,由登記窗口提供免費複印服務。

三是免費公告。對營業執照遺失或損毀申請補領的,不再要求申請人委託媒體刊登作廢聲明,企業可免費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公告“營業執照作廢聲明”。

四是免費刻章。在印章刻制及備案環節,為黃埔區新開辦企業免費提供一整套印章刻制服務。據悉,免費項目的費用均由區財政統一解決,企業無需再為此類項目承擔費用。

黃浦區此舉措大大節約了企業辦理時間,提高了辦理營業執照效率,大家紛紛點贊。

面對當面點贊,黃埔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的相關人員表示“參照去年企業開辦的數量,預計今年將會為企業節省費用約1100萬元。當然,隨著我區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已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黃埔,投資黃埔。企業落戶數量逐年增加,因此惠企禮包將遠不止這個數”。

黃埔區在全省率先實現企業開辦免費 推出四大免費項目

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將政府服務的含金量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黃埔區營商環境改革一直走在前列,去年成功獲批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實驗區。金字招牌掛帥的黃埔區,新的一年將在營商環境改革領域繼續開啟探索實踐,堅定不移,闖出新路子,提供新經驗。

記者從現場獲悉,此番“無費區”改革試驗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應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的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嘗試,以政府購買、指定部門統一承擔等方式打通阻礙“無費區”落實的種種瓶頸和障礙,最終率先在全省實現了企業開辦免費的目標,“惠企”禮包再次加碼。

黃埔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是我們這次‘無費區’的一大亮點”。

所謂“人無我有”,是指首次在全省實現開辦企業全程“免費”,聚焦企業開辦涉及的申辦營業執照、刻制印章及備案、申領發票等3個環節全過程,新推出了包括5個具體項目的免費服務,通過“政府買單”的方式,讓開辦企業“全過程”“零成本”在省內首次成為現實。

“人有我優,主要體現在審批服務水準上”。該負責人表示,“我區去年8月也是率先在全省實現了企業開辦‘照、章、銀、稅一天搞掂’,緊接著提出了‘打造程序最簡、時間最短、成本最低的審批三維組合’的高效審批服務目標。這次的‘無費區’措施推出後,區內各工商辦事大廳可為申請人提供線上線下多種“免費刻章”辦理方式。“線上”提供微信公眾號自助下單刻章和公章免費郵寄服務,實現網上辦理“零見面”、“零跑動”。“線下”優化各工商辦事大廳的商事登記與公章刻制“一站式辦理”服務,實現2小時內‘送章到點’,為新開辦企業大幅‘降成本’的同時,切實為企業‘增便利’,緊緊圍繞企業需求,把服務的含金量,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那麼,為企業省掉的這筆費用其實是從哪裡來呢?為了最大限度的讓利企業,儘可能為企業提供更有優惠的發展機會和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成為企業成長髮展的有力支撐。據透露,此舉預計每年減免企業刻章成本800萬元,減免郵寄、複印等費用約300萬元,共計約1100萬的辦理成本將由區政府出資承擔。黃埔區市場和質量監管局攜手區公安、稅務、財政等各相關部門,一同承擔“無費區”實施後執照及發票寄遞、刻章服務招標採購等實際問題。此外,黃埔區刻章協會也將參與進來,協助理順線上線下免費刻章辦理流程。

黃埔區打造營商環境改革全鏈條服務模式

據悉,該區自率先推出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4個引資引技“黃金十條”政策,以及人才、知識產權2個“美玉十條”政策以來,政策創新呈現出集成攻勢。

去年年末,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廣州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力以赴在政策、融資、營商環境等方面解決實際困難,該區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十八條”,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全面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一方面是政策加持,一方面是服務紅利。率先為企業審批削“繁”、治“拖”、破“堵”。設立全省首家行政審批局,集中承接8個部門審批職能,只進一扇門,只蓋一個章,推動事前審批與事中事後監管相分離,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相分離。審批時間大幅壓減,企業投資項目從原來110個工作日縮短至15個,財政投資項目從466個工作日縮短至75個。

探索實踐“信任審批”、“來了就辦、一次搞掂”等改革舉措,推行預約審批、訂製審批、集中審批、分類審批、現場審批。在全國首推“秒批”政務服務事項,涵蓋14個部門223個事項。實現涉企證照“44證合一”,企業開辦1天內搞掂。企業投資建設項目平均只需提交4.8份材料,信任審批只需提供1份材料。

在企業籌建方面,出臺全國首個“信任籌建行動方案”,實現從“室內審批”到“現場審批”、從“圖紙作業”到“實地指導”轉變。邁出“一個月審批、三個月交地、六個月動工”快節奏,一批重點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數據顯示,去年以來,該區成功吸引上千家企業來區考察,簽約175家,總投資3300億元。

政策紅利的落腳點關鍵在於服務兌現和政策兌現,在政策兌現方面,該區專門成立政策兌現窗口,將全區13個業務部門、58項政策、258項政策事項歸口“一窗”兌現,承諾兌現時長不超34個工作日,實際平均時長10.5個工作日,最短8.5個小時,提升效率4倍以上。據統計,2017年以來,該區共計完成17000多宗政策兌現事項,惠及近5000家企業,為“創新來黃埔、創業到黃埔、創造在黃埔”樹起了金字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