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揭日本的短 有多少島可以胡來?!

揭揭日本的短 有多少島可以胡來?!

揭揭日本的短 有多少島可以胡來?!

2月23日,日本防衛相巖屋毅在佐世保陸上自衛隊相浦駐地視察了針對釣魚島等所謂“西南諸島”離島防衛任務的專門部隊“水陸機動團”。並揚言“在島嶼防衛中讓該部隊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加強威懾力。”縱觀歷史,假如國際社會存在一部島嶼領土依據的“誠信檔案”,那麼日本肯定早已被拉入“黑名單”。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間,日本為了獲取“島嶼”而採取了大量欺詐、偽造的勾當。日本在這方面可揭的“短”非常多,本文中僅舉三例,以資說明。我們不禁要問,日本列舉的這些“主權依據”有哪一條不是偽造的?!有多少“島”可以讓日本胡來?!

日本“變礁為島” “衝之鳥島”堵住中國命門

衝之鳥礁,日本方面稱之為“衝之鳥島”,位於我國臺灣島以東太平洋上北緯20度25分,東經136度04分的海域。衝之鳥礁是隨著漲潮退潮而變化高度的岩礁,包括東露巖、北露巖。衝之鳥礁最早由西班牙人託瑞於1543年發現,並繪製在西班牙人的海圖上。其後西班牙航海家伍爾達內塔、荷蘭探險家奎斯特及塔斯曼等人都曾發現該礁並進行了命名。1789年9月15日,英國船長威廉·道格拉斯在從北美到中國的途中發現了這個岩礁,並詳細記載了經緯度,在他的航海記錄中將此礁命名為“道格拉斯礁”,其後此稱呼成為國際通用名稱。可見,在當時,國際上普遍認為衝之鳥礁是岩礁,而非島嶼。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期間,日本提出“日本單獨利益”條約案,該條約要求將德國在亞太一帶的領土、權益劃歸日本,這其中既包括了中國山東,也包含了衝之鳥礁。其後的1923年,日本以“託管地”形式將衝之鳥礁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其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日本方面承認衝之鳥礁的岩礁性質,雖然在1931年將其“命名”為“衝之鳥島”,但是在官方文件中仍然稱其為“道格拉斯珊瑚礁”。1968年,美國將小笠原群島“歸還”日本後,日本方面再次將衝之鳥礁劃入東京都小笠原村。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按照“島嶼制度”,一個島嶼至少可以享有43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岩礁無此權利。2017年,日本通過內閣會議,決定在衝之鳥礁北部的“四國海盆區塊”(17.4萬平方公里)和衝大東島以南的“大東諸島區塊”(0.3萬平方公里)兩處海域做出延伸大陸架的政令,涉及面積達17.7萬平方公里。衝之鳥礁附近大陸架的資源是人類共同的財產,日本妄圖將其私有化,並試圖對其進行開採,勢必侵犯全人類共有的利益。

背棄前言 把海界劃到別人家門口

“肥前鳥島”是位於東海上的一個岩礁,位於日本男女群島西北方35公里,行政區劃上屬於長崎縣五島市。2006年之前,日本方面一直承認該“島”是一個岩礁。2006年6月13日,日韓兩國海洋專屬經濟區劃界問題舉行第五次談判,雙方就獨島(日本稱竹島)周邊海域進行劃界,在談判中,日本竟然突然拿出屬於岩礁的“肥前鳥島”作為日方專屬經濟區的起點,試圖將日方水域向韓國方向擴大。日本如果以岩礁“肥前鳥島”劃界,將增加3.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大致相當於臺灣島的大小,由此日韓之間的海上邊界將被劃到韓國的海岸線。韓國方面當然予以拒絕。

子虛烏有的“幽靈島”——“中之鳥島”

1880年美國、1900年英國的海圖上,曾記載北緯30度的太平洋上,有一個“島礁”名叫“Ganges Reef”。但這一信息並未得到英美當局詳細的再確認。據日本最初“發現者”山田禎三郎所說,該“島”位於北緯30度05分、東經154度07分,面積約為1.52平方公里,上面有豐富的磷灰石礦藏,因而向日本政府要求佔領並宣示主權。日本政府在1908年7月將該島記載在海圖上,命名為“中之鳥島”,1931年與“衝之鳥島”一起併入小笠原群島的行政區劃中。在“中之鳥島”被“發現”後,日方多次派出測量船展開大規模搜索,卻完全沒有發現這個“島”的影子。但可笑的是,1940年,日本天皇裕仁仍將“中之鳥島”這個“幽靈島”列入了“島嶼町村制”,但到1943年就自動從海軍水路圖中刪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佔領軍當局竟然在佔領的日本領土範圍告示中加入了“中之鳥島”。儘管日本官方不得不在1946年宣稱“中之鳥島”不存在,但1946年後在許多日本出版物裡,仍然將“中之鳥島”記載在地圖上。甚至直到1998年,日本政府內閣官房長官村岡兼造仍表示“中之鳥島的存在現在仍無法確認”。一個完全子虛烏有的“幽靈島”竟然能讓日本堅持這麼久,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