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風水今天就一起來聊聊風水

風水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也稱青烏術、青囊術,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做堪輿。風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場能量。風就是元氣和場能,水就是流動和變化。風水本為相地之術,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它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風水的創始人是道家女神九天玄女,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興起於戰國時代。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為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玄學。

風水有兩種釋義,其一水腫病的一種,多由風邪侵襲,肺氣失於宣降、不能通調水道、水溼瀦留體內所致。其二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自然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的體系。

何謂“風水”,從古至今給風水下定義者不計其數,但歷史上行給風水最早下定義的為晉代的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可見風水之術也即相地之術,核心即是人們對居住或者埋葬環境進行的選擇和處理,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風水學又有陽宅和陰宅之分,陰宅即墓穴,一般不為人所知,主要由地理師操作,代表著作是郭璞的《葬書》。陽宅就是住房,是居家必備知識之一,代表作有王黛林的《風水學入門》、陳瑞《現代風水》。

起源

太極生兩儀(陰陽、正負),兩儀生四相(五行),四相生八卦,八卦生二十四山。

風水分為:龍、穴、砂、水、向、意、形、天(天體佈局)。所有的風水師,都是按這些理去做,但要結合人命理,本性去計算;因為以前的人一句發家名言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中國古人把風水稱為堪輿,也叫地理。我們不妨連起來一起讀做:堪輿風水地理。我們也不妨可以這樣解釋:堪(觀察天)、輿(勘察地)、風(空氣空間)、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的研究分析理論)。

在地球上,佔最大體積的物質是什麼?就是風、水、地。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是什麼?也是風(空氣)、水、地(土地)。請大家在談論風水的時候,不要把“地”忘了。

在地球上,除了由天體進來的物質之外,幾乎所有物質都由“風水地”三者所承載所包含所孕育。當然,也包括人類。可見,古代人所說的風水,就是泛指地球中的所有物質。風水學,就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微觀物質(空氣、水和土)和宏觀環境(天地)的學說。

根據古人的感知,在大地上除了地和水之外,餘下的就是空間了,空間裡只有風了。古人認為,風和空間和天是聯在一體的,風水學中所說的風,既是空氣,也代表空間,同時也包含天。

風水一詞,最早出於伏羲時代。太昊伏羲根據自己研創的簡易圖,推理出地球有過一段是風與水的時期。《簡易經》裡記載:“研地說:一霧水,二風水,三山水,四丘水,五澤水,六地水,七少水,八缺水,九無水。”這裡所指的風水,應是風水的原義。

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一生水”之說。二,就是地。三是什麼?三就是水。把老子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萬物。

後來,有人把風水學歸類於道家五術之一,在中國古代,不但所謂儒釋道三教都樂於此道,就連那些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也都把風水地理作為必須掌握必須精通的知識與學術。所謂“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三教九流無所不曉”是也。只不過,後來有些遺賢術士把風水學引入太過功利化和神秘化的方向了而已。

風水格局

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

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

此明元空大卦向水兼收之法,舉四山以例其餘,皆卦內之清純者也。共有八局,此處列出四大局,另外四大局定可依法推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