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作者 / 禿頭學渣張嘎央

#張藝帥好帥#當看到這條熱搜時,有多少吃瓜群眾出戏到張藝興?被網友調侃“無情蹭了一波藝興的熱度”的這位熱搜主人公,是《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二季(最強大腦第六季)的選手。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最強大腦》的選手,因顏值上了熱搜,似乎印證了節目製片人桑潔所說:“新一季的變化重點不在燒腦了。”腦力算是一個前提,而節目的重點是打造“腦力偶像”,這需要“有趣的性格、奇特的身份和姣好的顏值。”一檔學霸針鋒相對比拼智商的綜藝,開始追求腦力之外的附加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當《最強大腦》與以團青你對標,觀眾的pick又是誰呢?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偶像練習腦”和“腦力101”

《最強大腦》首播之後,其選手、導師、設置和邏輯也逐漸清晰了起來,而最新聚集熱度的,便是有顏有才的選手。百名選手通過四輪挑戰賽爭奪24個黃金晉級的賽制中,“張藝帥好帥”率先刷上熱搜,此外,#張藝帥沒有女朋友#、#同濟大學盛產帥哥學霸嗎#等話題,也充分證明了男色時代的影響力。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試問,身高1米96,陽光帥氣,同濟大學在讀博士,校籃球隊主力中鋒,張藝帥集齊這些因素,怎麼能不圈一波女友粉?網友不僅挖出了人家沒有女朋友,甚至還緊跟熱點,翻出了他在知網收錄的7篇論文,“最高的一篇被下載了超過1000次!”

節目設置上,也頗有時下紅火偶像養成類綜藝的既視感。100名選手一入場,就需要打開屬於自己的信封,然後被分成了橙色、紅色、藍色、綠色四大桌。橙色代表顏值在線,紅色代表年齡偏大或偏小,藍色代表國內頂尖高校,綠色代表海外高學歷。這不類似於《偶像練習生》分A-F等級的操作嗎?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節目的佈景同樣也是熟悉的味道,融入金字塔元素的席位,將初始排位安排地明明白白。放個對比圖,就一目瞭然了。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觀眾們應該還記得,練習生們面對樂華娛樂、香蕉娛樂等“豪門”出身的選手時,那種崇拜中透露著一絲羨慕的神情,而類似場景早已成為偶像類綜藝突出人物的標準操作。當B站知名遊戲up主“逍遙散人”張駿出現在《最強大腦》現場時,其他選手紛紛激動表示:“我是他的粉絲!”頗有當年蔡徐坤出場的氣勢。

更有甚者,微博甚至出現了人氣榜單“最強大腦能量榜”,第一名自然是“逍遙散人”,隨後是AKB48 Team SH的小偶像,然後是初始排名第一的選手,接下來是被彈幕認為“長得像韓庚”的王易木和上了熱搜的張藝帥。這是什麼,是一片粉絲打榜的處女地啊!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最強大腦》做到第六季,全新的操作讓其在坊間有了新的別名“偶像練習腦”和“腦力101”,那麼顏面偏差值大大上漲的這一季節目,能讓節目重回巔峰嗎?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顏值是科技綜N代的破局之道?

《最強大腦》第六季首播,csm55城的收視率是0.752%,在同時段排在《王牌對王牌》和《聲臨其境》之後,與第一季首播的2.709%相比,可以看得出收視下降。而且,六季中只有這次首播收視率未能破1。

從口碑上來看,前三季保持在8分前後的豆瓣評分,第四季猛跌至6.1,經過自我更新,《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第一季將分數拉回到7.2分,未能重回巔峰,而最新的成績是7.6分。作為科技類的綜N代,《最強大腦》這個IP已經進入了急需破局和自我升級的階段。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從2014年1月3日第一季首播至今已然5年,《最強大腦》製片人桑潔坦言,節目的確面臨著瓶頸。而在尋求突破的過程中,節目也引發了一些爭議。此前的節目流量擔當水哥,憑藉“微觀辨水”的鬼眼之才技驚四座,卻輸給百度智能機器人小度,當時也出現了廣泛的討論。而林愷俊和賈立平的“魔方事件”,又讓節目深陷“黑幕”的輿論漩渦之中。

與許多頭部“綜N代”一樣,新鮮度過去之後,必須要靠模式的創新維持關注度。畢竟水哥不常有,而爬牆的觀眾常有。這一季,從導師、選手和競爭模式,都能看出節目組尋求突破的焦急和努力。

導師方面,魏坤琳、鮑橒和王峰三人,與《最強大腦》的直男風格契合,前者坐鎮多季節目,展示得了博士的專業素質,也能跟郭敬明互懟挑起話題的擔子,後兩者則是從選手席走向導師位的“最強輸出”。而韓雪、戚薇和郭采潔的常駐,則負責節目“出圈”的重任。

至於選手,節目組一看就花了大工夫,在學霸的基礎上,究竟從哪裡招來這麼多屬性各異的人才?有非遺“麵人郎”傳人,有小紅書大V,有遊戲UP主,有音樂製作人等等,中南大學的張銘軒做過練習生,北工大的王雯萱是世界小姐中國區亞軍,上戲的李若僑曾獲中加國際電影節最佳女配角提名……一個個彷彿走錯了片場,你們該去隔壁青你以團101吧!難怪網友表示:“你們要是被《最強大腦》綁架了就眨眨眼……”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讓女性明星常駐,貌美如花的同時進行感性化的評論,挑選腦力基礎之上,富有顏值和才藝的選手,都是為了提供更多讓大眾抓取的點。而顏值之外,製片人桑潔認為,《最強大腦》第六季100:1的競爭模式,其實與隔壁青你以團有“異曲同工”之處。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一切綜藝皆可偶像化?

在節目播出前的點映會上,製片人桑潔表示:“目前市場上,青春選秀類節目《青春有你》、《以團之名》正在播出,騰訊的《創造101》第二季馬上也要上線,每個節目都至少要集齊300名選手才能投入製作。想想很殘酷,僅僅第一季度,全國就有900多名青少年在為他們的夢想戰鬥,而這其中,《最強大腦》是唯一以腦力較量為看點的節目。”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在綜N代普遍陷入創新疲態之時,說蹭熱點可能不太合適,緊跟潮流是每檔老牌節目自然做出的選擇。而現在最火的節目類型,舍偶像養成其誰?各家或多或少朝成功者靠攏,也是無可厚非的選擇。而逐漸成熟的偶像化的節目設置,又是非常方便借鑑的要素。

《最強大腦》從第五季開始,就已經定位“有腦、有顏、有樣”的優智偶像,既然學歷能給偶像加分,那顏值,自然也能給學霸圈粉。觀眾開始關注起選手的顏值、才藝,以及有沒有對象。


《最強大腦》開始追求顏值和性格,究竟是誤入歧途還是創新破局?



而單一的知識普及和科學實驗,從專業性上來講內容充實,但娛樂看點缺乏,加入真人秀元素,則能使節目更加“下里巴人”。《最強大腦》第六季迎來節目有史以來第一對父子檔選手,13歲兒子與40歲老爸同場競技;而選手被淘汰後,隊長還有一次復活選手的權利。這也與某些偶像類節目的環節類似。

在第二期中,節目加快節奏,設置了1v1淘汰賽。選手根據排名先後選擇對手,被選擇者沒有拒絕的權利,兩位學霸進行腦力對決,輸的人直接淘汰。這不是我們所熟知的1對1 Battle嗎?日常調侃所用的“智商碾壓”,在這裡恐怕要現實上演了。

試問,當直男綜藝都可以看出偶像類節目的影子,別家還能逃過偶像對綜藝界的耳濡目染嗎?這些方法用得好,能讓老樹開出新花,但風險也是存在的。據上一季《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用戶畫像分析顯示,男性觀眾佔比高達62%,這部分觀眾會因為節目的新元素而流失嗎?而整體國產綜藝,會否因此更加缺失創新,導致同質化加重呢?時刻提出問題,才是往前發展的正確姿勢。

無論如何,《最強大腦》這個IP發展至今,早已不是純粹的智商比拼了,豆瓣網友曾評價這一季的選手:“上帝是公平的:給了你聰明的大腦,當然要匹配漂亮的外貌。”那麼對節目又如何呢?會既給科技類綜藝的本質,又匹配顏值為王的流量嗎?這就全憑觀眾用腳投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