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3000點後,A股會怎麼走?歷史告訴你

一直以來,A股的走向都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尤其是在滬指站上3000點後,究竟是“啟動牛市”還是“曇花一現”,引發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和熱議。

畢竟對於股民來說,3000點這個關口夾雜了太多的回憶。

站上3000點後,A股會怎麼走?歷史告訴你

今天就帶大家回顧下歷史,看看當年A股站上3000點後都發生了什麼。

也希望大家能結合歷史,對當下的行情有更好的判斷。

“出道即巔峰”

俗話說,第一次總是美好的,A股首次站上3000點,就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牛市。

事實上,當時A股已經啟動了有一段時間,經過2005年2月16日的試探後,終於首次站穩3000點。

有意思的是,此後的一個交易日A股便暴跌8.84%,當時一眾莊家認為本輪牛市到頭了。

結果A股原地二次起跳,直奔6124的歷史最高點。

不過爬的越高摔的就越慘,接下來的大熊市讓所有A股投資者真正體會了一次天堂到地獄的感覺。

站上3000點後,A股會怎麼走?歷史告訴你

2008年4月22日,滬指首次在盤中跌破3000點,兩日後,大盤就因下調印花稅迎來罕見的漲停,也算是給了那段黑暗日子裡一次短暫的狂歡。

第二次突破:牛市的假象

在跌至1664.93的谷底後,A股迎來一波反彈,並與2009年7月2日第二次突破了3000點。

牛市的歷史彷彿就要重演,不過這次A股卻讓人失望了。

在接下去的2年時間裡,A股曾數次突破3000點,但都沒有複製神蹟,反而是在隨後三年中進入一個下降通道,與3000點漸行漸遠。

成也“槓桿”,敗也“槓桿”

2014年12月8日,在經歷一波連漲行情後,A股又一次站上了3000點。

巧合的是,與2005年一樣,第二日大盤就暴跌5.43%,金融股成了罪魁禍首。

然而牛市的步伐並未就此止步,只不過這次是屬於創業板的“獨舞”。

這也是A股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牛市。

與當年不同的是,2005年的牛市,是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所帶來的福利,而2015年的瘋狂則更多來自於“槓桿”。

而槓桿破滅後,帶來的則是中國股票市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涉及人數最多、造成損失最重的一場股災。

熔斷後的反彈

2016年1月4日,A股發生了足以載入史冊的一件事——盤中兩次觸及熔斷線,並以跌停提前收盤。

隨後的幾個交易日,市場馬不停蹄一路下跌,直至2638點,本輪熊市結束。

在經過了當年3月~9月的寬幅震盪後,A股逐漸在3000點上方站穩,隨後開啟了16年底到17年的跨年度白馬股行情。

聊完歷史,咱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本輪行情,行情的終點在哪,小編也不敢妄下定論。

站上3000點後,A股會怎麼走?歷史告訴你

倒是新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的一番話,頗為耐人尋味:“股市上漲是市場行為,不好評論。”

什麼叫市場行為?回顧易會滿上任以後的一系列操作,大多都指向同一個目的:為資金進入A股市場創造條件。

對此,部分業內人士是這麼理解的:監管部門已經創造了條件,至於資金進不進來,那完全是你們的事情。

不知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