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啟賢:紅塵來去一場夢,不如一路向西,直到再無人跡

很久不發歌的巫啟賢,最近發行了一首新歌,《一路向西》。


巫啟賢:紅塵來去一場夢,不如一路向西,直到再無人跡



如果你和我一樣常常聽民謠,那麼看到《一路向西》四個字,想到的,一定是郝雲早年在《去大理》中的那句,“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同樣是一路向西,郝雲是去大理,巫啟賢是去向何處呢?帶著一些好奇,我點開了這首歌。

隨著節奏緩緩撥雲見日,巫啟賢一開口,就是熟悉的味道,他的聲音,在歲月變遷中沒有加劇滄桑,而是帶著原有的滄桑與質樸,彷彿一個風塵僕僕歸來的旅人。

整首歌雖然是流行曲風,但是加入了許多吉他和貝斯,再加上巫啟賢在副歌之後的嘶吼與吶喊,更像是一首搖滾化的民謠,而歌詞也質樸依舊,最感動我的地方,也恰是歌詞中傳遞出的觀點,在一開始,巫啟賢就說,“沒有資格說生活不易,畢竟知識經歷了些許”。

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人有由衷的共鳴與敬佩。巫啟賢稱得上樂壇的前輩了,活了大半歲,但是在這首《一路向西》中,他沒有倚老賣老、故作姿態的油膩說教,而是站在平凡人的視角,將生活的未知娓娓道來。

巫啟賢:紅塵來去一場夢,不如一路向西,直到再無人跡


副歌部分的“只要一路向西”,旋律很容易聯想到鄭鈞《私奔》副歌部分時的“想帶上你私奔”,只是,儘管都有一種熱血感,但二者的內在情感是不同的,巫啟賢的聲線裡是一路向西走去的一往無前,鄭鈞的聲線裡是青春私奔的義無反顧。

巫啟賢的《一路向西》,無論是歌名還是歌詞,頻頻出現的,只是“向西”,為什麼不向東、向南、想北呢?其實,向西並非確指某個方位,而是一種大而化之的方向感,巫啟賢在這首歌中,寄託了哲理意義上的思考: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西”,哪個方向未必是東南西北的西,只要是屬於自己生活的方向,那麼就沿著自己心之所向往前義無反顧的走。

起初,我還不解,既然是影視主題曲,應該找年輕一些的流量歌手來唱,為什麼會選擇這些年漸隱江湖的巫啟賢呢?直到反覆聽了三遍《一路向西》,才漸漸明白,巫啟賢的聲音裡有經歷歲月之後的倔強感,這種倔強感,可以理解為風雨之後的滄桑,在巫啟賢的“表裡”掩藏著,你聽了,你就懂了。

巫啟賢:紅塵來去一場夢,不如一路向西,直到再無人跡


巫啟賢確實是一個非常高級的歌手,在《一路向西》中,可以看到一些微妙卻有力的細節,尤其到了最後一句,唱完“或許在夜聲人靜時,一個人也要忍住”,在“忍住”之後,有一句很明顯的嘆氣,或是經歷許多歲月的緣故,他的一句嘆息,看似舉重若輕,實際上,對於那些經歷過生活酸澀的人,卻湧來只可意會的千鈞共鳴,這種共鳴中的情感非常複雜,是與看透生活勞苦,然後和生活的握手言和,也是擁抱生活的勇氣。

多年前,巫啟賢就唱《紅塵來去一場夢》,如今再唱《一路向西》,這何曾不是一種時光意義上的遙相呼應呢?

End.

作者/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