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中華時報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馮贛勇)2019年1月15日 《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暨著作發行儀式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由高星主編的《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著作是我國自改革開放40年來,首部專門系統地論述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開篇之作,該書的出版彌補了業界空白。

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會上,來自中央黨校、中央團校、中國工程院、國家戰略發展智庫、國家信息智庫、衛生健康委、食品藥品監督局、大學和科研機構、出版社、金融機構、健康環保生態美麗幸福企業和新聞媒體等專家學者、企業家、金融家,以“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健康中國發展理念,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建言獻策,共謀發展。與會專家共同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取得了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以一線城市為核心帶動城市群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輝煌成就。

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據瞭解,《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從風險三要素多維評估,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公共健康危害產生的原因、發生發展規律和脆弱性的疊加協同作用,以及管理能力的防控作用,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立體性、系統性、完整性、協調性、精準性,形成了新理念和新的理論框架。該書作為健康服務業和健康產業的參考書,提供了適應全人群、全生命週期、疾病全過程(三全)的發展思路、規劃設計、資源配置、體系建設、管理體制、治理結構、運行機制和共建共享服務模式、績效分析和發展對策,為推進系統整體精細精準服務和產業支撐提供智力支撐,思想轉化生產力的新動能,產生最佳的經濟價值和更大的經濟效益。

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王騰輝指出,《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出版,系統地論述了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類型的關係。當前,教育和醫療衛生這兩項公共事業是世界各國執政黨和政府的執政基石,也是政府為人民謀福祉的一個基礎事業。這部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讀物、還是一本大眾讀物,也是各級政府和職能部委在中國邁向2030年健康社會道路中的一個重要的參考讀物。

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教授王曉民認為,《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一書聚焦了健康和教育這兩大百姓關注的主題,並講述了該如何做好公共健康以及如何應對公共健康危機,一定會引起政府、公眾、社會對健康的重視。該書的出版是中國衛生健康史上一件大喜事,只有踐行健康中國,以發展全民健康為目的,才能邁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作為該書的責任編輯,中國人口出版社社長助理楊政瑞表示,中國人口出版社此次與健康中國研究中心合作出版《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是圍繞健康中國建設,在理論出版方面的重要工作。該書是衛生健康領域最新的權威學術研究成果,創造性地提出了區域人口健康管理評估的理念,構建了理論體系、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操作體系,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與會嘉賓杭州東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譚貴東和技術總監葛國侃談到“健康中國全民健康行動計劃”時表示,要想做好全民健康管理,首先要從生活習慣開始,改善我們的微環境。現在我們的口腔對人的健康影響非常大,全身很多疾病是跟口腔有關係,要防止病從口入。健康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高星說,在踐行“健康中國全民健康行動計劃”中,他們考察調研了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創建生態健康文化美麗幸福學校;中信銀行發展健康金融;國瓷永豐源打造國宴陶瓷進家宴餐桌;以及特種鋼新型能量鋼材製造生態健康鍋壺等廚具,並積極推動健康廚房發展。來自北京市家庭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姚豔華還表示,我們團隊願意積極投身到健康中國全民健康行動計劃當中,為北京600多萬家庭帶來幸福、健康和快樂。所以該行動是踐行發展全民健康戰略的重要舉措。

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據悉,健康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高星,人民健康副總經理董雪松,中國人口出版社社長助理楊政瑞,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海關總署原工程師、研究員楊國勳,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華夏銀行原副行長惲銘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俞夢孫,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會長、原武警總醫院院長、原武警後勤學院院長王發強,原中央國家機關宣傳部部長郭存亮,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信息大學第一任校長、國家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杜鏈和中央黨校社會主義教研部原部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會長王懷超共同為《健康保障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一書的發行揭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