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張家口患者千里問診張文清教授,醫病更醫心!

2018年11月8日,剛剛過完78歲生日的口腔黏膜病資深專家張文清教授,迎來了一位特別的患者

河北張家口患者千里問診張文清教授,醫病更醫心!

張文清教授正在為患者診治

千里尋診 只為解決口腔疾病

這位患者名叫馮素芳,今年56歲的她,不遠千里從河北張家口趕來深圳,只因困擾自己口腔疾病——口腔扁平苔蘚。

從拍攝的口腔照片可以看到,馮女士的口腔目前的狀態是紅腫,有的地方甚至已經完全潰爛,情況已經十分嚴重。

河北張家口患者千里問診張文清教授,醫病更醫心!

馮女士表示,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一年多,曾經疼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下,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她說:“這個病雖然對普通人來說看起來很小,但對於我這種親身經歷的患者來說,這個病真的很厲害,讓我很痛苦,吃飯也疼不吃也疼。”

據瞭解,馮女士在張家口經營自己的賓館,平時應酬較多,工作壓力也不小,扁平苔蘚讓自己無法正常生活和應酬,甚至會波及到自己的心情,因此十分苦惱。

曾經馮女士也去過張家口的醫院,但是醫生告訴她,這個病很難治療,即使去北京的醫院也是一樣。

在放棄的邊緣,馮女士家鄉的朋友為她推薦了張文清教授,家人通過各方面的打聽,以及蒐集網絡資料後,最終下定決心,從遙遠的北方飛來深圳,希望張教授能為自己根治這個頑疾。

認真負責 為患者量身定製方案

張文清教授在瞭解了患者情況,以及做了詳細的檢查後,明確了馮女士病症的準確名稱——口腔扁平苔蘚。

口腔扁平苔蘚的病因,是因為自身的免疫功能紊亂,張教授同時提醒,這是一個慢性病,說明馮女士的身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已經出現問題。它雖然是慢性病,但也會繼續損傷身體,出現潰爛、破皮後,會有千分之二的幾率發展為癌症。

就診當天,張教授為馮女士提出了治療方案。首要的第一步,需要把馮女士口腔中的潰瘍堵住,這樣也就堵住了癌變的可能性,其他的身體問題慢慢進行治療。

河北張家口患者千里問診張文清教授,醫病更醫心!

另外,對於馮女士擔心治療忌口的事情,張教授說,什麼都可以吃,營養需要全面均衡,現在口腔比較脆弱,很容易被磨破,硬的食物需要泡軟再進食。

馮女士提出,因為擔心家中的生意,希望當天就能拿藥並回家。張教授堅持馮女士要在深圳停留幾天:“本來我建議你在深圳觀察一個禮拜左右再回去,但出於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今天週四我們打針、開藥後,你週日一定要再來複查一次,然後再帶藥回張家口。因為你這幾天服藥後,我需要根據你複查的情況來調整用藥,這樣才能知道藥物是不是適合你,以及如何調整用藥。”

三天見成效 患者表示要帶母親一起治療

11月11日週日上午十點,馮女士準時來到了泰康拜博華強北旗艦店。

馮女士滿面笑容地說:“這兩天我非常輕鬆,和週四那天來的那天感覺很不一樣了。從前我口裡總感覺呼呼地冒火,舌頭掃到哪裡都會燒的痛,笑也笑不出來。在這邊的幾天我還去了珠海、中英街玩,我都吃得很好,深圳的東西很好吃!”

張教授進行檢查後,告訴馮女士,目前口腔中是肉眼可見地好了很多,嘴裡潰爛的地方已經好的差不多了。

河北張家口患者千里問診張文清教授,醫病更醫心!

張文清教授

考慮到患者下午的航班回家,且複診距離遠,張教授為馮女士開了一個半月的量,就這三天的好轉情況將藥品服用次數從三次降到了兩次;一個月後需要根據馮女士的情況,繼續調整用藥,因此叮囑患者一個月後一定要回來複診。

張教授特別強調道,除了用藥外,生活也要配合,熬夜的習慣和身心方面的壓力都要調整。針對馮女士的個人情況。

他囑咐道,特別是負面的壓力,心態要放開一點,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憂慮,可以嘗試跟家人親朋好友聊一聊、釋放出來;從現在的情況看,慢慢調理後馮女士的病是一定會好的,鼓勵馮女士一定要有信心。

馮女士表示,從醫學上的原理,到心理上的原因,張教授都一一解釋和開導自己,通過這兩次的就診,病情明顯得到了改善,自己對張教授感覺很親切、也很信賴。

另外,自己的母親也常年備受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的困擾,準備下次複診時帶上老母親,一起來深圳讓張教授進行診斷。

以上就是小博整理的,若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給我留言,我會一一回復您,記得要點贊哦~有什麼疑問可以致電0755-25117343。也可加微信公眾號【Szbbkq】詳細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