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之《歷史三調》:神話與歷史之辨識

讀書筆記之《歷史三調》:神話與歷史之辨識

《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不是一本新書,出版於1997年,有兩個中文譯本,江蘇人民出版社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分別於2005年和2014年出版過。因為“讀書島”2018年終分享會上有讀者分享這本書,所以我先借來閱讀。讀完照例寫下一點體會。

《歷史三調》的作者是美國曆史學家柯文。他是美國著名學者費正清的學生,被稱為終結了以費正清為代表的美國漢學(或曰“中國學”)的後來者,開創了“中國中心觀”的美國漢學(或曰“中國學”)研究的新時代。讀了這本《歷史三調》,雖然不能全部贊同書中的觀點,但卻引發出我對神話與歷史關係的思考。

正如書名所示,柯文在書中從3個方面對義和團運動進行了深入分析:

“作為事件的義和團”告訴我們,任何歷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都連接著發生事件的原因和事件造成的後果。歷史正是由一樁樁似乎偶然的事件串聯起來的。那些看起來彼此獨立的小事件由此前各種因素催生,然後又對後來的歷史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義和團運動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歷史事件。

“作為經歷的義和團”則指出,各色人等對義和團的記憶五花八門,比如干旱,比如降神附體,比如法術,比如謠言。這些經歷雖說常常帶有主觀色彩,存在不少矛盾之處,也受後世各種環境因素的干擾,但總體卻真實可信,豐富了歷史的細節。把所有這些記憶串聯起來,我們足以感知真實的義和團,既不醜化,也不美化;足以認識義和團運動對於現代中國歷史的意義。

“作為神話的義和團”闡述了神話對於歷史的影響。從義和團運動發生的當時到現在,關於義和團的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不斷產生,不斷演化。義和團先後被當作新文化運動、反帝國主義、文化大革命的先驅,不斷推高。相反,全盤否定義和團的“反神話”也一直興盛不衰。

從事件、經歷、神話三個方面來重新認識義和團,當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客觀地認清神話和歷史之間的關係。這是我讀《歷史三調》得出的最重要的啟示。

神話本就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個民族的歷史,其源頭都來自於神話。而考古學最終又證實,所有的神話都來自於真實的歷史。從中國的三皇五帝,到古希臘、羅馬以至古印度、巴比倫的神祗,再到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的經典,無不說明神話與歷史密不可分的關係。義和團的降神附體、裝神弄鬼其實和傳教士們信奉上帝和基督是一個道理,神話紅燈照與神話聖女貞德也是一個道理。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歷史時期,我們都在有意無意地神化某一段歷史或者某一個人物,以達到“從歷史中吸取力量,為現實的政治或宣傳目的服務,為深層次的心理基礎造勢”(柯文語)的目的。

所以,我們不必全面否定神話的作用,而是必須清晰地認識神話與歷史的關係。學會辨識何為歷史,何為神話。學會剔除各個歷史階段的神話因素,客觀還原歷史的真實。學會用歷史觀照現實和從現實認識歷史。這樣,我們才不會迷失在神話的迷宮裡,才能稱得上正確地認識和了解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