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官的女兒是中國迷,來中國不願意走,只用中國名,說中文

現在伴隨著國際交往的密切,很多人在看過外國的生活之後,也認清楚了一個事情,外國的月亮真的和中國一樣,所以不再單純的崇洋媚外了,反而很多的外國人選擇來到中國生活。這種風氣也是在最近幾年當中才流行起來,在十多年之前,中外交流不是很密切的時候,中國人有很多都是國外的忠粉,天天誇讚外國好,但是實際上的,在美國人的眼中,中國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國家,比他們國家好的不是一星半點,在歷史上就有一個美國人深深的愛著我們國家,後來還主動請求成為我國的一份子。

美國外交官的女兒是中國迷,來中國不願意走,只用中國名,說中文

這個人的就是一個地道的美國人雪莉伍德,雪莉在美國也算是名門之後,父親是當時的外交官,不管是從當時美國的社會地位,還是美國的薪資待遇,這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和去處,但是雪莉小時候的生活就不是很完美,雖然擁有一個工作體面的父親,但同時父親也很忙,所以她常年跟著父親在全世界各地跑,好不容易認識一些新朋友了,她就又得轉學,在她的回憶當中,光是小學,她就轉學七次,所以身邊基本沒有朋友的她,只能和書籍為伴。

美國外交官的女兒是中國迷,來中國不願意走,只用中國名,說中文

只要是有時間,她就在瘋狂的看書,在這些書籍當中有一本是關於中國的,在這本書的引導之下,她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陸續長大的過程當中,她一直都在蒐集關於中國的一切,這些資料對於一箇中國迷來講,簡直就是寶貝。

美國外交官的女兒是中國迷,來中國不願意走,只用中國名,說中文

二戰期間,她認識了一箇中國留學生黃元波,此人的出現加深了她對於中國的喜愛,所以只要是有時間,她就會找對方詢問中國的事情,黃元波也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於是在一來一往之間,兩人產生了感情。最終堅定決心要結婚。

結婚之後的黃元波堅持要回到中國,正巧妻子也對中國充滿了興趣,於是兩人一起回到中國成了當時大學裡的老師,來到中國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起了一個的中國名字。

有了雪莉這個名字之後她很開心,在外人面前她更加希望別人叫她吳雪莉,在中國的這段時間,她很愉快,甚至產生了長久呆下去的念頭。在多年之後的她離開了大學一段時間,回到美國,很多都以為這一次她一定是一去不復返,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後的她又在一次的回來了。

美國外交官的女兒是中國迷,來中國不願意走,只用中國名,說中文

在中國待了十幾年之後,她除了國籍是美國之外,基本上行為舉止都是一個標準的中國人,說中文,她可以做一手的中國好菜,甚至不讓自己的孩子吃美國的垃圾食物,她申請了中國國籍被審批下來之後,他無比的高興,她說,希望自己永遠呆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