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族入侵,秦桧见解独到,最后为何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说起秦桧,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没错,秦桧害死了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属于奸邪之徒无疑,但是秦桧早些年的所作所为,也可以说是一个大英雄。

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有思考能力,还能够进行语言交流,这是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素养。这样说来,人可以主宰世界万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外族入侵,秦桧见解独到,最后为何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人都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当今世上最具有可信性的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其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更是被众人普遍承认。

适者生存,只有适应环境的人才能生存,那为什么不改变环境再去生存呢?这是一个题外话,暂且不提。或许,秦桧就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性情才会大变,最后成为了千古罪人吧!

外族入侵,秦桧见解独到,最后为何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下入侵,宋徽宗及满朝文武大臣都吓得魂飞魄散,极力想要与金朝议和以求得苟安一时。天下百姓得知朝廷的无能苟且,不抵抗就要求和,无不捶胸顿足,悲愤流泪。在此时刻,有一个级别不高的官员给朝廷上书,反对求和事宜,主张抗金,并且写了《论边机三事》一文。

不错,这个级别不高的官员就是秦桧。秦桧在《论边机三事》一文中言辞中肯,铿锵有力地反驳了议和的决定,而且具体分析了当前的形式。秦桧以为金兵虽然逼近京师,但是孤军深入,之所以可以纵身腹地,是因为沿路守将贪生怕死,未战而降。这时的宋朝还可以调兵遣将,有能力抗击金兵,甚至可以抓住战机将金兵包围在宋地,一举歼灭。

外族入侵,秦桧见解独到,最后为何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秦桧不是信口开河,完全是根据形式认真分析出来的结果,并且实际操作上也是切实可行的。只可惜朝廷上主战的大臣寥寥无几,宋徽宗又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同意议和了。

徽宗胆小怯懦,同意与金朝议和纳贡。大臣们曾经高呼议和,到议和的时候却没有人愿意当使者去与金朝商议议和的条件,都怕有去无回,被金朝扣押,连夜就有好几个大臣携带家眷逃跑了。徽宗无奈,最后派秦桧去金朝了。

秦桧走到半路,越想越气,越想越不对。自己十年寒窗,饱读诗书,考取功名是为了报效祖国,怎么做丧权辱国的勾当?于是,秦桧半路折回了,没有同意金朝割地赔款的议和条件。这件事传到百姓的口中,百姓拍手称快,大赞秦桧为英雄。当时的秦桧,在民间的威望还是十分高的。

没过几年,金朝以宋朝没有割地为由,再次大举南下侵宋。这一次,金兵攻破了京师,北宋灭亡,且俘虏了徽宗和钦宗,还有许多皇室成员和王侯大臣,秦桧就在其中。

外族入侵,秦桧见解独到,最后为何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北宋灭亡,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称帝,建立了南宋,史称宋高宗。秦桧这时逃出了金地,回到南宋面见高宗。此时的秦桧已非彼时的秦桧,他一反常态,再也不主张抗金了,而是使劲手段怂恿高宗与金朝议和。

高宗赵构并非经天纬地之君,没有中兴大宋王朝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的一个皇帝。这样一来,秦桧提出的南人治南,北人治北的战略就非常符合高宗的意图,所以高宗提拔秦桧做了丞相。

外族入侵,秦桧见解独到,最后为何由好人变成了坏人

后来,迫于形式与百姓的呼声,高宗任用岳飞为将去抗击金兵。在岳飞节节胜利,很有可能收复河山的大好时机,高宗接受了秦桧的建议,趁机与金朝求和。为了表示诚意,高宗召回岳飞,秦桧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斩杀了岳飞。从此,秦桧被人们说成是金朝的奸细,大奸大恶之名永远烙在了身上。

秦桧的转变就是人性的改变,人性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好人有的时候可以变坏,坏人有的时候也可以变好。在金钱,权势等物质的诱惑下,谁又不会心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