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旧可以遥望!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旧可以遥望!

夜雨寄北

曾思忖古诗词中那些令人心醉的意境,如秋月、江雪、杨柳、鸣蝉、枯藤、南浦、长亭、鸿雁等等等等,却总是情不自禁的将思绪定格在那“夜雨”之中,享受那片刻的静谧。其实,要说美,夜雨也没有什么美,淅沥的雨声、泥泞的雨脚、湿透的衣襟,只觉得一阵凉意 ,将所有的繁闹喧嚣困住,留下天地一片的寂寥。然而,也正因此,夜雨中的情感总显得细腻,夜雨中的思念也倍加敏感。而这夜雨中的思念,想来在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中最能体现。

君问归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旧可以遥望!

古风插图

你问归期?归期时难说准。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涨满了秋池。客居此地,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只盼着何时能够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心一边谈心,追述这巴山夜雨的况味。

是年 ,李商隐客居巴山蜀地,远在长安的妻子寄信询问归去的日期(其实也有人说这首《夜雨寄北》是李商隐寄给友人的诗,但从字里行间的情意来看,时人更倾向于是写给妻子的),然而此时的李商隐,对于归去之期实在难以推断,只能哀叹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君问归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旧可以遥望!

夜雨

夜雨是行旅的大敌,倒不是因为行路泥泞难行。而是在夜雨中,总会勾起旅行者对于家的思念,突然间省悟到自己身陷僻远 、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此时,李商隐正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秋雨绵绵,秋夜漫漫,独处凄凉之地,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霎时间交织在一起,如池中秋水,在心中漫溢。行笔至此,想来已是寒入骨髓,若是再悲苦下去,不免显得伤春悲秋。于是作者笔锋一转,“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个温馨的画面出现,立刻取代了凄风苦雨的秋夜。也为这夜雨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抹上了一层诗意的美丽。

君问归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旧可以遥望!

夜雨

据考证,李商隐此时是作于大中五年(公元851)七月至九月间,而那年夏秋间诗人的妻子王氏已殁,因而有人推断此诗是写给长安的友人。不过,转念想来,在那个交通阻塞、信息不灵的时代,王氏寄信询问归期,而后去世在先,李商隐未得消息,诗作在后,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若是这个推测成立,那么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实在是一首伤心之作。诗人在夜雨中对幸福的遥望,却终究没能在现实中落脚,该是怎样的伤痛?在那生离犹如死别的年岁里,如此真挚而真切的思念,若是得不到回应 ,又该是怎样的愁苦?这一切,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当我们今天再次读到这首诗时,是否会感动于那样一种遥望?

君问归期未有期!在那巴山夜雨的孤苦中,幸福,依旧可以遥望!

古风插图

最后的最后,当一切都不得而知时,至少我们还能从诗中体味到一点:即使是在夜雨倾覆的孤苦处境,幸福,依旧可以遥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