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言李煜,道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言李煜,道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想來李煜是個傷心人,他擁有過一切,卻也什麼都不曾真正擁有。他愛文藻詞海,愛錦瑟調琴,愛工筆寫意。他本沒有什麼凌霄之志,卻偏偏生在了帝王家。他不愛政事、無心爭權,只盼做著個“鍾峰隱者”“蓮峰居士”,一心隱遁。可惜,這宿命的齒輪偏偏讓李煜求隱不得,相爭也好、無爭也罷,命運都一步一步將他推向了權利的頂峰。

李煜太瞭解自己,他知道自己向來不是什麼治世英才,所以,在本該堅毅的時候他偏偏懦弱,在本該指點江山的時候他偏偏玩弄風月。直至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不可否認,作為一個君王,李煜是失敗的。在國亡的那一刻,作為國君的李煜算是死去了,但作為詞人的李煜卻飛速的生長著。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言李煜,道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古風插圖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國仇家恨的累積,讓他那天性裡的東西被強制滋長,想要訴說的慾望也一次次得衝擊著緘默的心。曾經的滿目春風,曾經的山河大地,如今已經換了名姓,改了顏色,徒留他這遺孤還在徑自哼誦著前朝的悲歌。說來也怪,歷史上“玩物喪志”的帝王甚多,想來亦不會有人能夠接受任何人用國土的破碎喚醒一個詞人的新生,畢竟代價太大。然而對於李煜,後世便有著百般理解萬般寬容,哪怕他曾奢靡無度、鮮問國事,可是愛他的人依舊他們愛他。

因為他的“雕欄玉砌應猶在”,因為他的“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因為他的“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因為他的“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因為他的……因為他是李煜,這樣的他,誰還忍心去恨。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言李煜,道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古風插圖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想來,這一句若是出自尋常人的筆觸,難免會被評議為傷春悲秋之作,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而李煜執筆,卻能讓讀者透過那風化了千年的紙張,陪著李煜走過那半生的榮辱。匆匆,萬事都太匆匆,匆匆得猝不及防,當一切都從雲端跌入谷底,他將這千頭萬緒都拋進那東逝江河,無休無止,沒有盡頭。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言李煜,道李煜,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都道是“國家不幸詩家幸”,南唐往事因李煜而精彩,宋雖亡了他的國,他卻以他的詞韻引領了整個宋朝。但是,對於李煜來說,今生終究不幸,若有來世,他情願身歸田壟,不做君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