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快來了,讓我們一起打響預防痛風保衛戰

春節假期快來了,讓我們一起打響預防痛風保衛戰

春節即將來臨,終於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人朋友好好聚聚,不過,由於節日期間的飲食、生活起居等習慣常常被打破,於是,身體往往會出現一系列的異常反應,甚至誘發疾病,其中作為富貴病的痛風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種春節常見病。假期酒宴較多及休息欠佳是痛風高發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醒大家在春節期間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便預防痛風的發生,打好痛風預防的保衛戰,同時一旦發現痛風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1.營養過剩是造成痛風的主要原因

各種宴請聚會,飯局一多,不少痛風患者的老毛病就又開始發作了。已經有多年痛風病史的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前幾天他和朋友聚餐多吃了點羊肉,沒想到這幾天痛風的老毛病就又犯了。“由於關節腫痛,我現在都不能正常走路了,早知道當時就不該吃那麼多。”張先生後悔地說。

痛風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尿酸鹽結晶沉積而引起的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常累及大拇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部位。其一旦發作,往往會令患者痛苦不堪。痛風是一種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的發病原因是營養過剩,特別是春節期間應酬一多,高嘌呤的食物進食得也多,如啤酒、老火湯、海鮮、動物內臟以及豆製品等吃得過多都會誘發痛風。

春節假期快來了,讓我們一起打響預防痛風保衛戰

2.管好嘴、多喝水是預防的關鍵

春節期間,預防痛風的關鍵就是要管好嘴、多喝水,防止營養過剩。

春節期間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特別是豆製品。因為豆製品中的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後更易分解為嘌呤,進而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情。同時,過多食用豆製品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不利於尿酸的排洩。反之,雞蛋的蛋白、牛奶、水果和蔬菜因嘌呤含量較少,反而適合痛風患者食用。

此外,痛風患者還應儘量避免飲酒。飲酒易使體內的乳酸堆積,乳酸對尿酸的排洩有競爭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飲酒亦可誘使痛風發作。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尿酸可以隨著尿液一同排洩出去。同時,適當飲水還可以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多種疾病。

痛風患者要堅持每日飲一定量的水,保證體內有足夠的水分。不要在飯前半小時內和飽食後立即飲大量的水,這樣會影響食慾和沖淡消化液。飲水的最佳時間是晚餐後45分鐘和早餐前30分鐘。平時,一般人的習慣是在口渴的時候才會想起去飲水。而痛風患者應有主動積極飲水的思想,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去飲水。

春節假期快來了,讓我們一起打響預防痛風保衛戰

3. 診斷是否患上痛風不能只看血尿酸

痛風的主要表現為關節滑膜的無菌性炎症反應,以局部的紅、腫、熱、痛、功能障礙活動不利為主,嚴重的會出現關節的痛風結石、關節畸形、痛風性腎功能衰竭、痛風性冠心病等等,甚至危及生命。一旦發現痛風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加重病情。

那麼怎樣來診斷自己是否患有痛風呢?

不少人都誤以為血尿酸超標才是診斷患上痛風的唯一標準,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留意化驗報告單最下面的一行字——“僅供臨床參考”。

一般來講,臨床上制定的正常值參考範圍是針對95%以上的絕大多數人而制定的。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檢驗結果超出正常範圍,就可以考慮是痛風了,但是對個體而言,這一檢測結果未必完全符合自身的尿酸代謝水平。因此,患者不要以為化驗結果上尿酸水平不高了,就不再需要進行治療或者控制飲食了。

生活中有很多痛風患者因患病許久,治療卻沒有明顯效果而陸續放棄治療。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這絕對是一個不好的行為,如不進行積極的防治,通風發作的次數會增加,且受累的關節也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可形成痛風石及痛風石性關節炎,導致關節畸形。有些患者甚至還會出現夜尿增多、血尿、腰痛等症狀,進而患上尿酸鹽腎病、尿路結石等,再不引起重視並積極防治,晚期痛風病人會出現腎功能不全。

除了使用藥物和激素治療之外,必要時患者還可以考慮通過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不少因放棄治療而導致身體嚴重畸形的病例,因此痛風患者千萬不能放棄治療。

春節假期快來了,讓我們一起打響預防痛風保衛戰

★總結一下

痛風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尿酸鹽結晶沉積而引起的反覆發作性炎性疾病,常累及大拇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部位。

痛風還是一種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的發病原因是營養過剩。

因此,預防痛風的關鍵就是要管好嘴、多喝水,防止營養過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