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答疑」受挫力發脾氣膽小內向幼小銜接

「集體答疑」受挫力發脾氣膽小內向幼小銜接


第五期集體答疑活動有序進行!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學習型社會,自我學習、自我提高就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一種能力。現在我們的孩子尚小,等他們將來長大了,你要傳授他們知識已經不太可能了,而當我們掌握了這種自我學習的能力,並以身示範,將會實實在在幫到他們。這種能力比知識本身重要得多,這也正是我們開展一系列諮詢活動的初衷。


1、遇到挫折不敢面對,用哭來示弱。

摘要:5歲的女孩,在讀詩時有的字讀錯了,幫她糾正不願意去改正還生氣,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出現錯誤也是同樣一說就哭,如何幫她改正呢?還有老師留的作業不主動去完成,每次說讓寫作業吧,就是我玩會,我再玩會的,拖延時間該怎麼糾正呢?謝謝老師。

建議: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孩子在錯誤時為何不願改呢?家長的擔憂我明白的,我們都是為人父母,希望孩子人格品德優良,所以難免的對他們就要求高些。

不過我們將自己化身為五歲的小人兒來看待此事,當你正在不斷努力嘗試新事物,但因為年齡關係,所以能力有限,而你仍未放棄探索,卻在這過程不斷的遭受到打擊,而你逐步在建立的自信,也一步步的跟著這些指正而消失。最後變成一個不想嘗試,凡事說不知道,做事拖拉的孩子。

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了試誤說就是錯誤遞減的意思,孩子就是在錯誤中學習,我們看到孩子嘗試錯誤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我們瞭解了錯誤遞減的原則,我們就能放下自己的焦慮,然後我們用語言表達出對孩子的信任與肯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增強他對自我的評價。這才是孩子進步的內在動力。

在指正錯誤上我的建議有二個方式可供參考:

第一是採用引導式-例如您提到讀詩,我們可以讀一次給他聽,然後問問他,媽媽讀的和你讀的有沒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他肯定會發現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鼓勵他說,你真用心發現了不同的地方。

這裡也運用到另一個方式就是提問式的方法,我們問他,由他去發現錯誤,例如您說做事情孩子出現錯誤時,我們可以問孩子覺得有沒有哪裡不對勁,由她去發現,若她一直沒發現,則我們回到第一個建議,引導他發現錯誤,然後鼓勵他的發現,這時候再告訴他正確的做法,孩子很願意接受的,這樣您的目的達到了,又幫孩子建立了自信。

學齡前的孩子呢,是玩中學,學中玩。所以呢,這個年紀對他們而言,遊戲呢就是學習的一部分。如果家長想讓孩子對於學習有興趣,這時候學習對於孩子的感覺就非常重要,孩子感覺學習就像遊戲一樣。那將來他要學習的時候,他的內心就已經不會對於學習有所牴觸。如果家長把學習和遊戲分開。那孩子對於學習,就只充滿了負面的想法,屆時,我們想要孩子學習就備受挑戰。


2、孩子在學校拘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發。

摘要:a. 請教各位老師,四歲半的男孩,幼兒園中班,平時在幼兒園很少說話,不愛和人交流,上課老走神,回到傢什麼都明白,但老發脾氣,家長該如何引導呢?

b. 我家孩子七歲了,在學校從來不去廁所,經常尿褲子,老師,孩子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建議:這二個問題提供的信息比較少,很難針對性的幫到您,不過我可以提供一些方向供您思考。

孩子有些異常的行為,並不代表孩子有了什麼問題,可能只是孩子的內心,我們並不瞭解,所以我們也沒有幫助他處理這個情緒,連他自己也覺得困惑,所以在行為上呢,讓我們看到蛛絲馬跡,因為上述的兩個諮詢孩子都還小,協助他們表達自己的感覺以及父母的傾聽,都非常的關鍵。這是能夠找到孩子發生這樣情況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夠針對這個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幫助到您和孩子。

而關於您提到愛發脾氣這部分,我在第五個問題答覆時會有再深入的分析及提供參考的方法。


3、幼小銜接的困惑。

摘要:a. 孩子由於年齡不夠,是繼續多讀一個大班,還是去外面讀個學前班,男孩子,元旦即滿6歲,猶豫中,讀大班學不到多少東西,小孩不想談學前班?麻煩老師解答一下,謝謝。

b. 大班,一提學習就逃避,希望孩子能自主學習?

c. 要評估了,我家小孩不行哦,學習困難。

建議:第三個問題的家長詢問孩子讀學前班或繼續讀一個大班。依您孩子的年齡,這兩個選擇主要是要看您孩子的性格。若是他個性比較安靜,內向,專注。那您可以選擇讀學前班,讓他提前適應生活。若是他的個性,比較偏向活潑那您可以考慮讓她續讀大班,不論哪一個選擇家長最重要的把握點,是這個年齡的孩子重點在於讓他對於學習感到興趣。

讀小學,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轉折,隨著角色、要求和家長期望值的改變,孩子產生了諸多的不適應。而家庭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更加劇了這種不適應。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孩子進入小學後能夠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成了家長、幼兒園和學校三方面共同關注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兒童的能力易於養成,過了培養期,過了關鍵期,兒童能力的培養就顯得特別困難。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學了,還要一口一口給他餵飯;作業做完了,總是親自幫他訂正錯誤;總是幫著孩子整理書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這般,做父母的的確很辛苦,可孩子卻越養越無能了。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濃厚的學習興趣、正確的學習方法一樣,在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受益終身。

養成正確的坐寫姿勢:

告訴孩子們正確的坐姿應該是:身子上半部坐直、頭部端正,目視前方,兩手隨意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訴他們,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翹腳架腿。因為良好的坐姿有利於骨骼生長,有利於身體健康。


4、玩手機成癮。

摘要:12歲男孩玩手機沒有節制,都耽擱吃飯學習了。怎麼辦?

建議:因為您的描述簡短,不知平時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如何?是否有了解孩子選擇沈迷於電子產品的原因呢?不過以目前孩子的行為推測,您肯定是既擔心又焦慮。因為您的孩子呢年齡巳快步入青春期,所以首先您需要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關係,當雙方的感覺良好時,建議您和孩子做約定。

約定的原則是與您可以接受和孩子也可以接受為主。提供您這個年紀的孩子電子屏幕使用的時間是一天在一至兩個小時內,和孩子約定了電子屏幕時間使用限制同時,您也和孩子一起製作一份不使用電子產品的活動列表,這列表裡包含了你們的親子共度的時光,增加彼此的感情,

例如桌上游戲,紙牌遊戲,下棋或者外出散步等,鼓勵孩子進行多樣化的娛樂活動。包括閱讀,運動,興趣愛好培養或一起設計有創意的作品等。以親子互動的樂趣來代替電子屏幕的過度刺激。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呢,過往的教育在他的心中已經形成他的自我價值觀,想了解他的內心巳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提供到幫助。在這裡提供一本書給您參考是簡尼爾森博士所著的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這本書可以幫助您瞭解孩子及原因,明白了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後也歡迎和我們分享及諮詢解決問題的辦法。


5、如何“趕走”孩子的壞情緒呢?

摘要:孩子快6週歲,生活中奶奶照顧為主,很多時候奶奶比較好說服,比較寶貝,有時也會兇,在家裡,比較鬧騰,有點叛逆期的感覺,早上起來,拖拖拉拉,什麼都要大人弄好,最近生病好了就突然變了,老是突然發脾氣,讓他幹什麼,老是把不要,就要掛嘴上,和他怎麼好好說就是重複那句話,而且老是憋著不說話,就是撅著嘴。

建議:孩子愛發怒呢,他的原因呢,有以下幾種:

第一,就是他們對自己的父母,自己呀,或者是生活或者對他們發怒的其他人呢,感到沮喪。

第二,就是孩子認為沒有人關心他或考慮到他的需要,所以他以憤怒的方式來表達。

第三,是孩子被人指手劃腳的控制,而且他沒有選擇的時候呢,他也會感到憤怒。

第四,就是孩子被過度保護了,那這樣的孩子呢,也會常常感到憤怒。因為大人包辦的事物太多,孩子喪失了學習的機會,不明白做事情的過程,轉而他對事物及人缺乏認同感,而只關注自己以自我為中心了,

第五,是孩子看到父母或家中其他成員以發怒來溝通問題及表達需求時,他也會這樣做、在我以上說的這幾點中,您發現了嗎,你的孩子有幾項就是他發怒的原因呢。

針對這個情況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給您。

首先,建立日常慣例表,把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呢,有條理地列出來,並且和孩子一起設計且訓練孩子執行。讓日常慣例表,變成孩子的一個生活習慣。第二,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呢,可以提起你注意到他經常生氣並請他幫忙想出一個能表達自己生氣而又不傷害別人的辦法,您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例如:打枕頭啊,打地鼠啊,聽喜歡的音樂呀,畫畫呀,媽媽的擁抱啊,或者找一個能讓他冷靜下來的特別地方呀,種種之類的,當孩子發怒的時候呢,我們先認可孩子的感受,然後就問問他是否願意用之前討論過的這些方式來抒解自己的情緒呢!


6、如何“趕走”孩子的壞情緒呢?

摘要:七歲,男,父母都是商量著教育,活潑開朗,但是愛生氣,做事情拖拉,做事情不認真,敷衍,怎麼辦?

建議:第六個提出問題的家長和第五個提出問題的家長,情況很相似,您可以參考第五個家長,我所提供的建議,唯一不同的可能是七歲巳進入小一了,孩子由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模式轉為以任務為主的學習模式,

在這中間的銜接過程呢,會有一些不適應,也需要一點時間來磨合,這時候家長的鼓勵和陪伴,就非常的重要,這點提供您參考。

遊戲對兒童的發展有三個重要的意義:

第一,可以發展兒童的動作和與人合作的精神;

第二,兒童在遊戲中自由自在,獲得愉悅,提高教育效果;

第三,兒童在遊戲中遵循遊戲規則,這樣可以培養兒童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感。因此,我們不必擔憂孩子太多的玩樂,我們只要讓他明白學業和玩樂是可以並行的,只是需要合理的安排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