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首次下團組,習近平為何選擇了文藝和社科?

每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行程總是備受關注。尤其是他第一次下團組的活動。去哪個團組?講了什麼?都讓外界格外關注。

今年,習近平選擇了全國政協的文藝、社科聯組會,作為自己下團組的第一站。島叔整理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兩會期間下團組的行程表,可以參看。


【解局】首次下團組,習近平為何選擇了文藝和社科?



日程

從2013年開始,每年3月4日,習近平都會到全國政協參加聯組會討論,這已經成為“固定日程”。

2013年看望科協、科技界委員,談的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4年看望少數民族界委員,談民族大團結;2015年看望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談兩岸關係;2016年看望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2017年看望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談對知識分子的尊重;2018看望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談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2019年,習近平選擇了文藝、社科聯組會。

針對這兩個界別,習近平分別主持召開過兩場重要的座談會。一場是2014年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被稱為繼1942年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後,又一次文藝領域的重要會議。

另一場是2016年5月17日,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習近平同樣有一個重要講話。而開會的目的,習近平自己說了:目的是聽聽各方面意見,大家一起分析形勢、溝通思想、凝聚共識、謀劃未來。

政協本身就是“協商民主”的場合,這16個字同樣適合此行的目的。


【解局】首次下團組,習近平為何選擇了文藝和社科?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委員,並參加聯組會,



目的

其實,無論是文化藝術界,還是哲學社科界,都是思想文化工作,屬於精神層面的建構,也是意識形態領域。

這些年,隨著中國的發展,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元,主流與非主流並存,社會思潮紛紜雜擾。島叔做了5年的新媒體,一直在輿論風口衝鋒,深切感受到社會共識的困難。一個改革舉措,眾說紛紜,不同利益方有不同的訴求。

所以,我們看,習近平在最近幾次的重要會議上,反覆強調凝聚共識、增進團結。這次同樣強調了這兩點。為什麼?習近平說,“201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面臨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挑戰,2019年,同樣會是攻堅克難的一年。

所以,面對嚴峻挑戰,國內能不能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齊就很重要了。而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恰恰做的是人心的工作。

習近平說:“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哲學社科工作者要“多到實地調查研究,瞭解百姓生活狀況、把握群眾思想脈搏,著眼群眾需要解疑釋惑、闡明道理,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裡”。

在這方面,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大有可為。

當然,跳出眼前的局勢,習近平對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還有更高的認識,他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

也就是說,文化文藝和哲學社科,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工程師。


【解局】首次下團組,習近平為何選擇了文藝和社科?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要求

所以這靈魂工程師工作狀態如何,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

我們不用遠看西方一戰後、二戰後出現的“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看看我們身邊的一些青年人,也能深刻感受到物質相對豐裕的時代,滋生的貪圖安逸的習氣。

一些青年中,出現了“啃老族”、“拆二代”、“宅文化”、“佛系文化”、“精日”等現象,“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幻想不勞而獲、一夜成名等等。

我們的文化文藝作品、哲學社科著作如果不能對這些現象作出深刻的洞察、剖析、批判,而是順從、推動甚至鼓勵,那就沒有起到“培根鑄魂”的作用。

所以,習近平對這些“靈魂工程師”提了“四個堅持”的要求: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前三個“堅持”容易懂,在2014年和2016年的兩次座談會上都反覆強調過,針對的都是具體的創作和寫作,唯有第四個“堅持”還是第一次提出,針對的是文化文藝工作者和哲學社科工作者個人的道德品格問題,值得好好說說。

一提到“明德”,大家肯定會下意識地想起《大學》開篇第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是非常典雅的說法,意為光明的德行,明字也可以當動詞用,意味擦亮,使德行更為光明。

習近平在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就特意提到:“文藝界知名人士很多,社會影響力不小,大家不僅要在文藝創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養上追求卓越,更應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範。”

想想我們現在網上瘋狂的追星,就可以想見一個明星對粉絲的價值觀、精神生活的影響有多大,而且這些粉絲不少還是不諳世事的小年輕。但是這些年多次爆出來的明星吸毒、逃稅、造假等文藝界亂象,離“言為士則、行為世範”還真差挺遠。

所以,習近平提了“明德”二字。他說:

“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應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尊自重、自珍自愛,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德藝雙馨,以德為先,就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