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逼近14亿,人口性别比为104.64,中国人口为何如此多?

【中国大陆人口逼近14亿大关 男性比女性多3164万人】国家统计局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351万人,女性人口68187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4(以女性为100)。 ​​​​

中国人口逼近14亿,人口性别比为104.64,中国人口为何如此多?

看到这组数据不知道你有何感想?中国人口出现了罕见的激增,中国的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增加了整整3000多万。还没有脱单你,该怎么办?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人口的大量激增?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呢?

中国人口逼近14亿,人口性别比为104.64,中国人口为何如此多?

在中国并不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人口都是呈现正增长的,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可以说广阔的土地面积和适合种植水稻的气候,造就了中国古代人口的增长。

再加上中国人本身就擅长农耕和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所以说中国从原始社会就能够养活将近1000万的人口。商朝时期,我国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1000多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一次战争就能够死伤将近10万人,主要还是由于当时处于冷兵器时代,医疗水平有限,表面上,参战的人有数十万,但是真正死在战争中的还不到1 2万,其他的人大多数都是死于瘟疫 鼠疫等传染病。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迎来了短暂的和平。秦朝的人口总数达到了3000多万。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中国的人口出现大幅度的锐减,中国的人口将近1500万,经过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中国的人口出现了缓慢的增长,加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中国的人口达到了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高峰,人口高达6000多万。

中国人口逼近14亿,人口性别比为104.64,中国人口为何如此多?

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人口由于战乱锐减到了将近1000多万,出现了罕见的低值。西晋统一全中国之后,人口又反弹到了3500多万。在这里要说清楚一下,中国在西晋以前,人口主要是聚集在北方的黄河流域。连年的战乱使得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直到隋朝末年唐朝初年,中国的人口达到了4600多万。中国人口真正突破亿万大关的是宋朝,宋朝结束了了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加上和辽 西夏 金签订和平协议。宋朝南方的经济水平领先于全国,虽然军事实力薄弱,但是当年宋朝的GDP占据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中国人口逼近14亿,人口性别比为104.64,中国人口为何如此多?

宋朝末年和蒙古的战争使得中国人口下降到6000多万,蒙古人的南下,不仅增加了北方人口南迁的力度,还促进了多民族的融合,至今几乎每一个中国的血液中都有少数民族的成分。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建立了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记录人口数为6055万。永乐元年(1403年)增至6660万。随着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人口数突破2亿。清朝是中国人口飞速发展的高峰期,主要是因为清朝年间中国的版图除了元朝外达到了最大,加上当时统治者的政策有关,比如说当时的统治者主张开拓空间,大量的人口“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湖广填四川”,人口开始向全国各地四处扩张。清朝统治者还围海造田 扩大了沿海各地的耕地面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闭关锁国,禁止当地的农民和外来商户通商。清朝的统治者实行土地限制政策,禁止农民随意流动,人口由于被土地所限制,所以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增长。还有一种东西简直是人口的催化剂,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红薯。水稻虽然能够养活众多的人口,但是水稻在当时普遍是一年一熟制,一年只能够收成一次。红薯却例外。红薯能够在非常极寒和干旱的地方进行生存,直到改革开放前,红薯依旧是农民的重要粮食,红薯避免了中国陷入几次大的饥荒。

黄河的河患得到了治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黄河多次在历史上出现了决堤,大量的河水冲击黄土高原,造成水土流失。直到雍正年间,黄河的水患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黄河流域的土地出现了激增。太平天国前期,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亿人。中国人之所以数量庞大,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的影响,封建时代的中国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多儿多女。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上重男轻女,男性是主要的劳动力,尤其是处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中国庞大的耕地面积和作物的引进,以及水稻技术的改良,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追求自我享受,一般只要有吃 有老婆孩子就够了,比较能够吃苦耐劳,生产能力顽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