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訊」印度:2022年“在線農業市場”覆蓋全國,農民收入翻番

「全球快訊」印度:2022年“在線農業市場”覆蓋全國,農民收入翻番

創頭條編譯 前言:這個在線平臺為農民提供了一個銷售產品的地方。它採用一個透明的價格發現系統和在線支付。

印度政府在2016年4月推出“國家農業市場”在線平臺(eNAM),旨在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在線農貿平臺。將近三年時間過去,該平臺在最近迎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打破邦與邦之間的貿易障礙,完成首筆跨邦貿易。這讓印度政府更加接近自己的最初目標。

eNAM門戶網站是一個農產品在線購買和銷售平臺,為農民、貿易商和買家提供了便利。它最初由8個州的21個受監管市場(即農產品批發市場,也稱為農業產品市場委員會APMC)組成,試點交易24種商品。現在,這些數字變為16個邦和2個聯邦屬地的585個受監管市場、124種不同商品。

eNAM採用一個競爭性和透明的價格發現系統,讓農民能夠以更好的價格售賣產品。此外,該平臺採用在線支付。

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eNAM一共完成2290萬筆交易,總銷售額超過6,000億盧比(約84億美元)。

印度的農業產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中國。儘管超過55%的印度人口依賴農業,農業和相關領域僅佔該國GDP的17.9%。

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業發展,印度政府計劃在2022財政年度之前將全國所有(7,500個)的農產品市場委員會和臨時市場(每週或者每兩週舉辦一次)與eNAM連接起來。

印度政府還在採取多項措施發展農業生態系統,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浪費,確保農民獲得有利價格和有替代收入來源。

一份報告顯示,印度目前有1,090家註冊農業科技創業公司,其中160家獲得投資,122家已經倒閉。擴大eNAM的覆蓋範圍可能將縮小農業科技領域裡的需求-供應差距。

目前,農業科技被分為兩大類:收穫前和收穫後。收穫前的技術與農場投入有關,包括農業機械化、土壤測試、衛星圖像分析等。收穫後的技術與供應鏈、質量評估和農產品分級有關。

對農業供應鏈進行數字化,如成立B2C和B2B農貿市場,將減少浪費、提高價格透明度,也有助於增加農民收入。

由於供應鏈效率低下,印度存在近140億美元的糧食產品浪費。在發達國家,平均而言農民能夠拿到消費者支付金額的70%,但是在印度這一比例僅在30%左右。

印度政府的目標是到2022年讓農民的平均收入翻一番。為了促進農業領域的創業,印度政府推出了AGRI-UDAAN項目來指導創業公司,為它們連接潛在投資者。

編譯:鄧桂華。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鏈接及出處。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