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高濃度處方藥問題頻發,醫院呼籲應生產更多低濃度製劑

近期,醫藥市場上風波不斷,前有百億權健轟然倒塌,後有無限極自顧不暇。無論是權健還是無限極,其身處漩渦的本質都直指醫藥市場的產品安全問題,用藥安全已成為威脅大眾健康的重大挑戰。

日前,廣州某三甲醫院的一位醫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他在接診一位重症低血鈣患者時,發現需使用的處方藥——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但該藥在儲存過程中部分藥品有白色晶體析出,為避免用藥風險,醫生臨時叫停換藥。

事實上,該醫生所遇到的事件並非個例。

小針劑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用量大,但其設計缺陷無法避免

“說一下不得不用的尷尬”

該醫生說,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是一種過飽和小針劑,而該設計缺陷導致醫院臨時換藥現象頻發。

據瞭解,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臨床用量大,影響面廣,年銷售量超過2億支,但因“易析出雜質”的概率較大,一直備受詬病。

由於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是臨床常用藥,也是國家基本藥物,更被廣泛應用於鈣缺乏、急性血鈣過低,鹼、鎂、氟等中毒的解救及治療過敏性疾病、心臟復甦等。作為醫療市場的“標配”藥品,很多醫院仍不得不使用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尤其是在急救當中,需要高濃度小針。

難道真的沒有解決辦法嗎?

為避免盡力“易析出雜質”的情況出現,在產業鏈條的中,都祭出了自己的”殺招“。

一方面,為儘量減少雜質析出的風險,廠家在生產過程中加入大量助溶劑,這對生產工藝的要求嚴苛,時常發生因抽檢不合格產品而被公告甚至召回。

另一方面是,大多醫院要求醫生在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使用過程中,先用肉眼判斷是否存在的“可見異物”——即目測到的、大於50微米的玻屑、纖毛、白點、白塊等不溶性物質(來源《中國藥典》),以決定是否為患者使用。


該高濃度處方藥問題頻發,醫院呼籲應生產更多低濃度製劑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臨床使用要求更高

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問題,國家有關部門並非沒有意識到。

去年8月,國家藥監管理局專門針對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說明書的和進行了修訂,其中“注意事項”提示本品為過飽和溶液,可能會出現結晶現象,增加了過敏者、高血鈣症和應用強心苷期間等三款“禁忌”。

但“過飽和”和“容易析出沉澱”兩大硬傷,在《公告》中並未提及。

”葡萄糖酸鈣的在水中的溶解度僅為3.3%,而小針劑注射液為10%,屬於“過飽和”針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說,作為一款處方藥,修改說明書後,也意味著對臨床醫生提出了更高的執業要求,即醫生需要對藥品承擔效益風險分析責任,對患者不良反應發生負全責。.


該高濃度處方藥問題頻發,醫院呼籲應生產更多低濃度製劑


藥品隱患的背後,政府的監管體系應及時到位

無論是廠家的自我檢查,還是醫生的肉眼判斷,都無法從根本上杜絕易析出雜質狀況的反覆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在用藥安全的上掣肘。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作為醫院“標配”的處方藥,消費者並無選擇權。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產品設計缺陷與不合格率高,越來越多的醫院及醫生開始呼籲,藥品生產企業應加大低濃度製劑的生產規模。而目前,也已出現可替代的藥品——1%100毫升葡萄糖酸鈣氯化鈉注射液。

據權威專家介紹,1%100毫升葡萄糖酸鈣氯化鈉注射液是種新劑型,可較大程度上避免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在臨床用藥安全的嚴重隱患,並且其售價也遠遠低於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從藥智網數據瞭解到,1%100毫升葡萄糖酸鈣氯化鈉注射液中標價格,僅為10%10毫升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50%。相信這一設計更合理的葡萄糖酸鈣氯化鈉注射液,將被更多醫院和醫生廣泛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