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有人開玩笑說,不要和天津人談戀愛,否則“浪漫”二字便與你絕緣了。原因很簡單,

天津話是個中文黑洞,一切情話都能分分鐘破功。

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外地網友是怎麼吐槽的。

就比如,一句軟軟的“好嘛”在南方妹子嘴裡是耍完小性子被男友安慰之後的嬌羞。天津話一張口——

豪馬……瞬間燕小六附體。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微博用戶@軟妹少女蕾

一句“你說嘛”,在南方軟妹嘴裡是撒嬌。天津話一張口——泥說罵,軟妹立刻變身聾子。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不要嘛”嬌嗔可愛慾拒還迎,簡簡單單三個字讓人想入非非。到了天津話——別介。再靠近一步,姑娘能把你一腳踢到十八里鋪。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如何優雅地說天津話?”

最贊回答只有四個字——介!個!沒!戲!

天津話本身就沒有粉紅泡泡屬性,而是自帶幽默細胞。再曖昧的告白只要到了天津人嘴裡,都讓人彷彿置身德雲社。


除了告白,池子也曾經吐槽過天津話不適合演港片,想像一下樑朝偉站在天台,皺著眉頭用槍指著劉德華,一開口卻是一句——對不住了您內,我是個條子。


同理,天津話更不適合恐怖片,想象一下嘴比煎餅還大的貞子耷拉著腦袋從電視機裡鑽出來,問你“今天吃點兒嘛”……我就恨不得趕緊給她一巴掌摁進去。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這種“讓一切對話破功”的特點致使很多影視作品、舞臺表演裡,都會專門找一位操著天津口音的搞笑角色來烘托氣氛。

比如,七俠鎮捕頭燕小六,和他的警犬姨二傘 ↓↓↓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因為一句“幹嘛呢,幹嘛呢,幹嘛呢”,而步入春晚名人堂的林永健女士 ↓↓↓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這些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代電視觀眾,深入人心到——天津人一開口,外地人就想笑。

甚至還沒開口,只要天津人一跟你聊天……這位朋友!你怎麼可以在評論裡發語音!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再看下面這段,怎麼肥四!我突然學會日語了!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跟著讀完,這隻熊貓便與和他擁有同款髮際線的郭冬臨老師愈發相似了呢——竹板那個一打呀,別的咱不誇,誇一誇那個中國足球終於出線辣~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說到天津話讓人開心的魔力,不得不提的就是深入這座城市骨髓裡的笑聲。

眾所周知,天津衛被大家奉為“哏都”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來,南方小夥伴們和我一起讀——哥恩兒,哏,哏都。意為走在天津街頭,處處都是笑點,哪兒哪兒都是包袱。

畢竟,這可是一座專門騰出個頻道直播2018蟋蟀爭霸賽總決賽的城市。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畢竟,別的城市馬路上的警示牌都是告訴你不要酒駕、不要超速,天津的警示牌上告訴你的是——駕車說笑,危及安全。

怕不是全天津人都像我爸一樣,開車聽相聲吧……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微博用戶@Supremumo

這種幽默可是有幾百年的歷史淵源的。

身處“九河下梢”的海河之濱,天津早在晚清時期就被開闢成了通商口岸,天南海北的人聚集在一起做生意,很多都還是外國人,天津人民當然要能說會道才能活得下去。

在碼頭誕生的小商販文化,讓天津人說話嗓門很大。他們的兒化音多而密,尤其是每句話尾音都要有升調的感覺,把整個句子昇華一下才算完美,又平添了幾分有趣。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同時,說話的過程中還善用各種語氣詞,比如哎、嚯、嗨,再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嘛” ↓↓↓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絕大多數時候,“嘛”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您赫點兒嘛”意思就是“你想喝什麼”。

郭德綱老師快把你的貓耳朵和圍裙脫下來!!!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不過,“好嘛”又不僅限於此。一句“好嘛”能表達的意思之多,完全不亞於普通話裡那個經典的消音詞。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微博用戶@金屬土豆

語氣天生有趣,用詞上更是怎麼接地氣怎麼來。

女生化妝叫“捯飭”,賴著不走叫“起膩”,求人叫“央該”,炫耀叫“顯唄”,身體的各個部位說出來跟潮汕牛肉火鍋店裡的牛肉一樣——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津彩青春

對人稱呼上,天津人更是怎麼套近乎怎麼用。就像以前大家總嫌棄,他們只要看見個雌性生物,就要喊姐姐。

注意,一定要是潔解(輕聲),不是藉藉,更不是臺灣腔解潔。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但誰讓人家跟你親近呢,你看在郭德綱的世界裡,“誰是誰爸爸”可就是人生終極命題(誤)。

要是叫你姐姐還嫌歲數大,那你可一定沒見過天津小夥子哄對象——“幹嘛呀您介四,又生嘛氣呀姑奶奶”。一下差開三個輩,再生氣都能哄好了。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為表親切,天津人還喜歡在每句話的前面都加個“您”。

前段時間火遍抖音的一段BGM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其實正來自於大張偉老師口中,自己去天津旅遊的時候的一段奇遇——

去夜店或迪廳,別的城市喊麥都是“put your hands up”,只有天津是“您老伸手兒伸手兒伸伸手手兒~”


甚至連罵人前面都恨不得加個“您”,髒如BK(津罵標配,類似北京話的“你丫”、上海話的“赤佬”)都客氣了幾份。

這麼有禮貌,讓人怎麼生氣的起來呢?


除了發音和用詞詼諧,更厲害的地方在於臺上抖包袱,臺下的觀眾也個個兒接得住。在天津,捧哏這個活兒可不是獨屬於捧哏演員的。

茶館裡最常見的一幕就是,所有人磕著瓜子兒咂著蓋碗兒茶,聽著相聲接個下茬兒,然後時不時地起聲哄:咦~(持續三秒鐘以上)。

這種歷練,讓每個天津人成為了極端唯包袱主義者,最害怕的事兒就是包袱掉到地上。

上課為了保住一個“哏”,大家貼心到老師每說一句話都怕他冷場,全班同學拼命幫他接茬——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談戀愛為保住一個“哏”,更是不惜冒著被打的風險拼命搭話。生怕對方表白的口乾舌燥,留給TA喝口水潤潤喉的時間——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不過,隨時隨地都愛捧哏的性格,也給外地人造成了一種“貧”的形象。

曾經有個段子叫:無論多好看的天津女孩,一開口就瞬間不想搭訕了。就是說的天津妹子很難維持所謂的高冷女神範兒,一開口就沒個正形的。

但其實,只要身邊有幾個天津朋友就知道,天津人每句“哏”根本不是處心積慮地咯吱你發笑,而是包袱自然無縫穿插,由衷想要和你親近、逗你開心,想想心裡就很溫暖。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更重要的是——

能在任何時候都貧的起來,就算苦中作樂也要窮開心,也是多麼瀟灑的一種生活態度呀。

說到這裡,小編也好想認識幾位天津的沙雕網友、給我發語音啊,感覺明天寫起稿來都能快樂一點兒呢。


聽說外地人一聽天津人說話就想笑,介四為嘛?


你認識的天津人是怎樣的?貧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