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文|大家酒評內容中心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上下五千年文化,從杜康發明酒以來,酒便成為中華民族傳情達意的載體,與文化同根同氣。古時,湧現出很多與酒相關的歷史文化名人。大家耳熟能詳的詩仙李白、詩鬼李賀, 桃花仙人種 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醉還來花下眠,酒醉酒醒日復日的唐寅。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造飲輒盡,期在必醉的陶潛。

現代社會,酒這一載體如何日漸走進消費者的生活、在文藝界嶄露頭角、成功植入文化IP呢?酒企紛紛冠名與自身品牌、企業文化貼合度高的綜藝、文創類節目,藉助節目的收視率,增加其曝光率。2018年文化類節目酒類冠名一躍而起,據不完全統計,有十餘檔節目均為酒類冠名,佔比達到了39%,且多為國產白酒品牌。將白酒品牌、文化IP與綜藝、文創類節目聯動,必將為白酒行業注入新鮮血液。

一、五糧液集團冠名《上新了故宮》——印證的600年、開拓創新的600年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作為擁有600年老窖的五糧液,既之前冠名《圍爐音樂會》之後,2018年11月,冠名《上新了故宮》。在以市場為導向、渲染品牌IP的今天,五糧液主動出擊、成功捆綁故宮這一大IP,為搶佔年輕、活躍用戶做足功夫。眾所周知,有600多年曆史、修葺於明永樂年間的故宮已被打造成一個成熟的、擁有超級流量的網紅IP。之前和故宮深度合作的品牌均取得不俗的成績,而五糧液的冠名勢必為其自身品牌增加曝光率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

隨著《上新了故宮》的熱播,五糧液憑藉節目的超高人氣實力霸屏朋友圈、搶佔熱搜榜。二者的結合,依靠原創模式,成功激活五糧液和故宮的文化爆款IP,推出了一款故宮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九龍壇。五糧液藉助故宮的東風,進一步打造九龍壇單品使之成為爆款,將紫禁風華與五糧精粹完美融合,完美詮釋了兩大品牌“印證的600年、開拓創新的600年”。

二、茅臺冠名《信中國》——書信昭示著茅臺的信念與信仰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說到茅臺酒,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茅臺酒冠名過的節目更是不計其數,有耳熟能詳的《匠心傳奇》也有讓人潸然淚下的《信中國》。誕生於貴州茅臺鎮的茅臺酒,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歷史因素,湧動著紅色基因,肩負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

2018年3月,茅臺冠名《信中國》,是茅臺支持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也是茅臺弘揚愛國主義、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集中體現。通過冠名,進一步宣揚了茅臺工匠精神,提升了茅臺品牌影響力,展示了茅臺從家庭式小作坊一步一步走來,成長為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輝煌歷程。《信中國》讓觀眾看到茅臺不僅是冠名商,更是擔負復興中國傳統文化重任的載體,牢固樹立了茅臺"愛我茅臺、為國爭光"的企業精神和"以質求存,以人為本,恪守誠信,團結拼搏,繼承創新"的核心價值觀。

三、金六福冠名《一本好書》——樹立“一本好書,一罈好酒”的營銷理念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金六福·一罈好酒”的品質精髓,即堅持用80%儲存4年以上的優質基礎酒,加上20%儲存9年以上的老酒,經最少6個月以上的瓶儲之後再出廠銷售,被稱作“496法則”。2018年10月,金六福冠名《一本好書》,一本好書在左,一罈好酒在右,書與酒巧妙的呈現文化與匠心,更詮釋了“好”這一共同核心。

《一本好書》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3分,節目零差評、熱度持續。節目的有口皆碑,是冠名商成功植入廣告的前提。在更加註重品質話語權和服務質量的今天,金六福針對目標消費群體,一群真正懂酒,經常喝酒的人,通過《一本好書》節目在他們腦海中牢固樹立”一本好書,一罈好酒”的品牌IP。

四、仰韶冠名《百家講壇》——打造單品爆款彩陶坊,深耕中國傳統文化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仰韶酒流淌著華夏文明與自信,仰韶酒業傳遞著華夏文明與自信。《百家講壇》欄目曾多次提到仰韶文化,其深挖中華傳統文化的欄目定位與仰韶品牌高度契合,旨在傳承深厚的中華文化,深度對接中華文明。可以說,7000年仰韶酒文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平臺《百家講壇》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2018年1月,仰韶冠名《百家講壇》,是仰韶酒業“弘揚民族文化,講好仰韶故事”的有力舉措;在全國範圍內擴大影響力與提升品牌戰略的需要;堅持打造彩陶坊大單品,圍繞豫酒轉型發展的戰略規劃,穩步推進企業轉型、深耕河南市場、做大陶香品牌,為實現“陶香中國”夯實基礎、做好鋪墊的市場營銷需要。

五、十八酒坊冠名《中華好詩詞5》——詩詞榨出半斤酒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十八酒坊作為衡水老白乾的中高端品牌,長期致力於傳承並創新古法釀酒工藝,堅守匠心,用實際行動做好酒,讓消費者感受十八酒坊的歷史底蘊、品牌文化,全方位展示酒都風采為己任。臺灣詩人洛夫曾經說過:“要是拿了唐詩去壓榨,起碼還會榨出半斤酒來”。時光沉澱了優良的中華文化,更成就了像古詩詞一樣醇柔甘爽,回味悠長的十八酒坊。

2017年11月初,十八酒坊冠名《中華好詩詞5》,將詩與酒完美融合,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拓寬了品牌受眾,增加了品牌曝光度、塑造了品牌形象、提升了品牌美譽度。通過冠名《中國好詩詞5》講好中國故事,向全球愛酒人士敬上一杯中國好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給觀眾呈現了充滿創新、情懷、文化底蘊、走向世界的白酒品牌——十八酒坊。

六、夢之藍冠名《經典詠流傳》——展新國酒風采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有“新國酒”美譽的洋河集團夢之藍,冠名之路由來已久,2014年二度冠名央視《夢想星搭檔》,三度冠名央視春晚到2016年,獨家冠名央視《中國謎語大會》。2018年1月份洋河牽手《經典詠流傳》,夢之藍冠名《經典詠流傳》,讓國人看到古典文化的魅力的同時彰顯洋河的文化自信。

《經典永流傳》節目用“和詩以歌”的形式讓傳統經典詩詞與新時代流行元素相結合,挖掘詩詞背後的深厚內涵,講述文化知識、闡釋人文價值,這與夢之藍的“新國酒”的品牌調性相得益彰。憑藉《經典詠流傳》超高收視率,夢之藍品牌曝光率、影響力隨之而來。胡潤百富《2019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顯示茅臺30年獲得“最青睞的中國白酒”,夢之藍M9穩居榜眼,這足以說明夢之藍的品牌影響力,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與成功冠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七、內參冠名《對話》——以“內參”悟天地,“對話”人生高度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內參酒”包裝由中國頂級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設計。內參”的設計不僅集中體現了黃永玉大師“雅積大偽,俗存厚德”的創作哲學和藝術價值觀,也道出了“內參”酒所寓含的“內部參讀、高端專享,秘絕深藏、居高自遠”的品牌氣質。

2019年1月,“內參酒”冠名《對話》傳遞“以‘內參’悟天地,’對話’人生高度”的文化理念。借力《對話》進一步闡明“內參酒”作為酒鬼酒高端形象的大單品以及“品位生活 價值典範”的品牌訴求。‘’對話‘’消費者深度思考時,選最好的搭檔“內斂乾坤,參悟天地”的“內參酒”。

八、習酒冠名《一路書香2》——傳播接地氣的君品文化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貴州習酒始終傳承民族文化,總結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仁、智、禮、儀、信幾個維度的君品文化體系。《一路書香》倡導“知行合一、以文化賦能;從人與書的故事中觀照時代,感受共鳴、重拾讀書的樂趣和意義,灑下一路書香。”串聯這兩者的核心是文化,而讀書、旅行,溫一壺小酒是中國文人雅客嚮往的生活,更是浮躁的現代人所向往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路書香》的開播,引領了全民“行讀”的熱潮,網絡點擊量破3億,並獲得人民日報、國家廣電總局點名稱讚。2018年11月5日,習酒與鳳凰網簽約正式冠名《一路書香2》,基於《一路書香1》的成功播出,藉助《一路書香2》,習酒在增加知名度的同時,更為傳播“君品文化”找到了一條接地氣的路徑。

九、小郎酒攜手《中國好聲音》——目光聚焦年輕群體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作為郎酒四大單品之一的小郎酒,是“郎”牌的品牌輸血直接受益者。小郎酒品牌定位:“一年有3億人次喝小郎酒,小郎酒,酒質好,二兩一瓶,量正好,小郎酒,全國熱銷的小瓶白酒。”從市場行為和品牌定位分析,小郎酒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年輕群體。2018年7月與《中國好聲音》這一娛樂IP的充分結合,便是最好的佐證。

小郎酒攜手《中國好聲音》使其品牌形象更加多元、立體、高頻。好聲音將“廣告式營銷”、“互動式營銷”、“體驗式營銷”三者有機結合,最大程度的展現了小郎酒這一IP,讓品牌和年輕用戶互動,吸引年輕受眾群體的眼球、催生其購買力。

世界品牌大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顯示,郎酒以687.28億元的品牌價值居第51位,自2009年起,連續10年摘下白酒行業第3名的位置,堪稱名副其實的“探花郎”。數據是小郎酒冠名和營銷手段成功與否的間接證明。

十、西鳳酒冠名《武林風》——煮酒論英雄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金庸筆下的華山論劍,少林絕學,武俠迷看得如痴如醉。作為陝西名企西鳳酒業牽手河南衛視的《武林風》會有相愛相殺的英雄,刀光劍影的搏鬥場面嗎?原來,這是一場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與博大精深的中國武學的交鋒。

《武林風》十五年發展的風雨歷程,見證了中國武術發展的光輝奇蹟。始於殷商,盛於唐宋,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的西鳳酒,自有其歷史厚重。2018年2月3日西鳳酒冠名河南衛視《武林風》,主推其單品——西鳳酒海陳藏,讓消費者在武術中,品味傳世酒海的西鳳酒文化,感受中國武術文化與酒文化的水乳交融。

十一、捨得,獨立打造《捨得智慧講堂》——傳遞中國智慧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從字面意思講“捨得”二字包涵著厚重的中國智慧,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是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的情懷和智慧。也是一種雅俗共賞,啟迪心智的“生活禪”。這與捨得酒企傳遞的文化理念不謀而合。從2017年7月捨得酒自主打造的大型高端IP《捨得智慧講堂》第一季開播,到2018年捨得品牌戰略升級為“捨得,中國智慧”,立志傳播中國智慧,打造文化國酒。“捨得”,既是其品牌內涵,也是中國人從古至今根植在思想文化中的哲學。

據悉,截至12月,《捨得智慧講堂》總播放量破12億,在鳳凰網站內訪談類、音頻類節目排名第二。鳳凰網聚集著一群關心科技、國際時政,有家國情懷的精英人士,他們正是捨得酒最精準的用戶群體。通過數據和平臺不難發現,《捨得智慧講堂》獨立打造的IP是成功的。它不僅成了捨得酒業傳播文化的載體,更是企業拉新、留存、增加用戶粘性和活躍度的平臺和工具。通過《捨得智慧講堂》為體驗感買單的精準消費者不僅僅喝捨得酒,更是接納和吸收中國智慧。

白酒品牌IP冠名大戰,茅臺、五糧液、捨得……誰贏了?

冠名綜藝、文創類節目, 在酒類行業裡比比皆是。在無IP不商業,消費者被爆炸式信息轟炸的的今天,搶佔消費者的碎片化時間,增加產品曝光度,植入品牌IP顯得尤為關鍵。冠名綜藝、文創類節目更直觀、深入淺出的宣揚品牌文化、傳播酒文化,用這樣的方式來對應市場的迭代,為白酒行業蓄積更多的能量,累積一批更優質、年輕的用戶群體,無疑是一種成功的廣告植入模式和商業模式。以五糧液為例,冠名《上新了故宮》,在注入新的血液,用新的方式植入廣告、迎合年輕群體的需求的同時,更多的是看重故宮這一大IP背後巨大的流量和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