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他的命運結局,能拍成百集長劇!

康熙四十九年,戶部尚書沈天生利用職務之便巧立名目貪贓事發。仗著太子胤礽肯定會出手撈人,這位尚書在實名舉報和確鑿證據面前百般抵賴,拒不認罪。

康熙為照顧胤礽臉面,本想將沈天生流放處理,九阿哥胤禟偏偏遞過來一把刀:兒臣聽人有講,說皇阿瑪老邁昏聵,早該移位給太子。沈天生區區小臣,仗著背後有人,竟敢唐突聖駕,請誅此賊以儆效尤。

誰說只有女人忌諱年齡,康熙也最惱火別人說他老了。隨即下旨將沈天生斬立決,以證明自己殺人的寶刀不老。

真會掐火候,三阿哥胤祉又上來了。皇阿瑪,兒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康熙很不耐煩,你個完蛋玩意兒,不想講就滾犢子,想講快放。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他的命運結局,能拍成百集長劇!

康熙畫像

胤祉說那還是講吧,老二還曾多次發牢騷,說真是破了記錄了,哪見過幹了快四十年的太子?估計胤礽在太子宮不但連打了無數個噴嚏,膝蓋也被箭頭射碎了。

胤礽又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了,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誅殺心腹沈天生,恐怕就是老爺子放出來的信號,難道又要動手了?

於是,胤礽召集包括時任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俗稱九門提督的託合齊,兵部尚書耿額,刑部尚書齊世武等核心骨幹,密謀帶兵逼宮。

逼宮計劃就是:借西北軍事吃緊,急調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馳援。拉空京郊防禦之後讓親信率領古北口大營騎兵與託合齊裡應外合,將紫禁城和暢春園雙雙拿下,逼迫康熙向太子遜位。

這計劃當然沒成功,要不然就不會有胤礽的第二次被廢了。康熙五十一年,胤礽正式被廢,再次圈進鹹安宮一直到雍正二年去世,“二進宮”的出處是不是來自這裡呢?太子黨核心骨幹悉被誅殺、去職、流放,作鳥獸散。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他的命運結局,能拍成百集長劇!

太和殿

這次逼宮事件搞到康熙內傷吐血,發誓再也不立太子。並對再次試圖勸諫復立胤礽的大臣撂下狠話,再提這事者誅九族。

高壓打擊下的皇子爭儲,表面上水波不驚,實則暗流洶湧。最有競爭力的太子出局了,老大在號子裡了,老三主動棄權了,四爺黨和八爺黨坐在了鬥牛的牌桌前面,等待命運的發牌。

八爺知道自己沒戲,就推出來集團代言人十四爺胤禎,胤禛的一母同胞親兄弟。這哥倆沒啥感情,一則七零後與八零後接近九零後有代溝,二則胤禛從小就由皇后佟佳氏撫養,胤禎則由生母德妃帶大。

沒人看好胤禛,沒人視他為對手。更準確地將,根本就沒人看的出來老四還有爭儲的雄心和慾望。這個自號野僧、行為野鶴的雍親王隱藏的太深太深了。

他身邊沒有傳說中的牛逼師爺鄔思道,卻有一個戴鐸,鄔思道的原型人物。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他的命運結局,能拍成百集長劇!

雍正

戴鐸給胤禛制訂的爭儲綱領是十六字真言:不露其長,恐其見棄;過露其長,恐其見疑。用今天大白話翻譯一下就是:話不多,人不作,事不拖。句句直點康熙七寸,其他翻船落水的皇子概莫能超乎這兩種情況,包括皇八子和十四子。

總之,胤禛就是該做的事情一件不落好好去辦,特別是父皇交代的差事,最好能辦出彩。

不該做的事情或者上頭沒交代的事情連問都不問。

康熙五十七年,胤禎以大將軍王的身份遠征西藏,算是正式把自己的名字從皇帝候選繼承人名單中給劃掉了。

此時的胤禛,已經沒有對手,寂寞空虛冷。從康熙五十一年二廢太子,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駕崩,胤禛歷時十年,終於爬到太和殿龍椅上來,史稱雍正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太子,他的命運結局,能拍成百集長劇!

故宮

最後,讓我們介紹一下廢太子胤礽的身後事。雍正登基後,胤礽被更名為允礽,並於兩年後病死。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諡曰密。

胤礽的“密”諡,與劉據的“戾”、李建成的“隱”,似乎能配成一套,意思應該大差不差,不算褒諡也不算惡諡,中評吧。

愛新覺羅.胤礽之後,中國歷史上再無皇太子,空留諸多傳說流淌到今天。


歡迎交流,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