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皇城,發生在玄武門內的一起惡意股權併購事件

思念是一種

很玄的東西(預備~唱~)

如影隨形

無聲又無息

出沒在心底

轉眼

吞沒我在寂默裡

我無力抗拒

特別是夜裡

正如王菲在《我願意》唱的那樣,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權力也是一種很玄的東西,更是一種很炫的東西。無論是唐高祖李淵的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還是秦王李世民,全無力抗拒,特別是夜裡。他們不但願意,還願以生命為股本,投身到這場權力兼併戰戰與保衛戰戰的生死兼併中去。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也是一起悲慘的事故。似乎每個人都知道,又似乎大部分人都不瞭解,只知結果不知過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李淵一點也不冤。作為大唐皇家無限責任公司的董事局主席、法人、最大自然人控股股東,李淵對公司最高管理層、兩個同父同母親兄弟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必須負有全部責任。

這是因為,這間創業公司的原始股權結構設計的極不合理:李淵獨佔49%,大兒子李建成和二兒子李世民分別佔據26%和25%。包括齊王李元吉在內的其他宗室、貴族、大臣、武將,手裡擁有的僅僅是行權價格超高的期權股,基本等於廢了。此為後來嚴重流血事件,留下了清晰可見的草蛇灰線。

李淵只想到一點,認為互為殊死競爭關係的兩個兒子,絕無聯手驅逐老爸這個主席的任何可能。最糟糕的一點,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不敢去想,就是兩個兒子之間可能會發生惡意股權兼併。然後,勝利的一方化身為家門口的野蠻人,利用控股大股東的身份,驅逐創始人並重組公司。

除了埋下定時炸彈的股權設計之外,大唐公司最高決策層“三駕馬車”的結構看似合理,實際上更是隱患重重。

李淵擔任董事局主席沒有問題,董事總經理花落大唐監國、皇太子、二股東李建成也沒什麼不妥。可依然在路上的大唐創業公司,董事常務副總經理、營銷總經理這至關重要的崗位,由三股東秦王、天策上將李世民擔當,就非常值得商榷。

創業公司,銷售和市場比天大,最重要的還不是詩和遠方的田野,恰恰是眼前的苟且。隨著全國化市場進程的推進,通過戰爭不停的對外收購和兼併,資源和人才源源不斷向秦王積極靠攏。為攫取最大利益,風險投資也會押寶買碼,直接與秦王簽署對賭協議。

地位與實力不再匹配的李世民,知道在正常的法統和倫理下絕無控股接班的可能,於是就通過製造惡性刑事事件,從肉體上直接消滅了李建成。從而零成本收購了李建成所有股權,繼而以51%對49%的投票權,從容將大唐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名頭擺在自己頭上。失去控股權的前董事局主席李淵,只得黯然出局。自此改任榮譽主席,退居二線。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復盤。探究這起引發此後近一千年,橫貫唐、五代十國、宋、明諸代,圍繞權力的資本市場慣性惡意併購的惡性事件之緣起緣滅。(見下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