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池肉林?我們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商紂王

文章:必讀歷史

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 沫邑(今河南淇縣)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中,周武王率領諸侯聯軍擊敗商軍,帝辛見大勢已去,便躲進鹿臺(今河南鶴壁)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酒池肉林?我們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商紂王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孕育了500多位帝王,這其中包括正統帝王和部分佔據一方、獨建政權、稱王稱帝的首領,有些帝王德行出眾,愛護百姓,但有些君主卻荒淫無度,欺壓百姓。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3000年前一位亡國之君——大名鼎鼎的商紂王,我們且來看看他是否像歷史上所說的那樣濫殺無辜,窮兵黷武。

三千多年前的某個夜晚,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大祭司拿龜甲算了一卦,卜出了他的名字叫“受”,跟著他爹姓“子”,連起來就是“瘦子”,啊不,“子受”。 後來爹死了,小受順理成章地繼位,成了大商朝最後一位君主。

拋開有色濾鏡,我們來看看他即位後都幹過些什麼事:

1.重視農桑,強盛國力。

2.選賢舉能、唯才是舉。

3.蔑視陳規陋俗,不信奉鬼神(恰恰成了武王伐紂的藉口)

4.開疆拓土,統一東南。

酒池肉林?我們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商紂王

從以上這些功績來看,就算他算不上後世秦皇漢武那樣的“千古一帝”,也絕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亡國之君吧?

先來說說紂王為什麼那麼執著的要攻打東夷,甚至要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家。答案是——不打不行。紂王繼位時商王朝正處於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

內部:有以微子、箕子、比干為首的王族反對黨干擾作對。堅決反對“兄終弟及”變成“嫡長子”繼承製的改革,於是處處打擊、削弱帝辛的勢力。

酒池肉林?我們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商紂王

外部:當時的商王朝中央已對周邊的諸侯方面失去控御能力,尤其是東夷,竟多次侵入王畿進行擄掠。

長達十年的漫長拉鋸戰使商朝已經只剩下一個驅殼,國庫的空虛,百姓疾苦,更加大了商朝內部矛盾。可是這時候周依靠優越的自然環境逐漸發展起來,到周

周武王聯軍(4.5萬)趁商朝主力軍滯留東南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商朝發動戰爭。但他們沒有精兵強將,士兵們也士氣衰落,甚至很多人倒戈相向,幫助周武王攻打商朝。商紂王的軍隊抵抗了一天,已經無力挽回局面。帝辛跑上鹿臺自焚而死,商朝綿延600年,傳君17代31王,終歸被滅於摘星樓的大火塵埃之中。

酒池肉林?我們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商紂王

在打仗之前,周武王給商紂王定了五條罪狀,分別是:

1酗酒——這個沒有證據,喜歡喝酒說明那時候有餘量,釀酒是非常消耗糧食的,說明獲得了大豐收;

2、不用貴戚舊臣,重用小人——這個是攻擊商紂王任用底層百姓,唯賢是舉,得罪了貴族集團;

3聽信婦言——這個不好說,也沒有啥證據,再說女人的話未必都是錯的;

4、信有命在天——這個是歷史責任感,要藉助天道的名義進行改革;

5、不留心祭祀——打破宗教祭祀集團的勢力。這些罪名換個角度看,就是在攻擊改革。

酒池肉林?我們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商紂王

總之,周武王給紂王定出的這六條大罪,在現在來看多數是站不住腳的。但武王召開誓師大會的目的就是把進攻商朝的行為正當化,管他站不站得住腳,先把能想到的缺點羅列出來,這就叫做師出有名。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為紂王的罪行開脫,而是想讓大家知道帝辛並不是一無所用之人嗎,他的一些所作所為在後來看來可能有些荒謬,但是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都有一定的道理。況且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任何一個戰敗的帝王都不排除有被抹黑的可能,對於歷史人物我們也不能蓋棺定論,而要放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中。

酒池肉林?我們來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商紂王

在小編看來,朝代的更迭,王權的交接,總是相關著天地人的多重因素,所謂“運去英雄不自由”。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天道的週期興衰有時。將亡國之罪全歸咎一人之責,實在有失偏頗。成王敗寇,他做了亡國之君,註定要被黑上幾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