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越中邊界戰爭)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軍委命令,中國邊防部隊對侵犯中國領土的越南軍隊進行自衛還擊作戰。3月16日全部撤回國內,完成作戰任務。9月17日,中央軍委發佈命令,授予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的52個英雄模範單位、79名解放軍指戰員和12名民兵以榮譽稱。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身掛光榮彈的解放軍戰士

1975年越南統一後,原本親華的長征、武元甲逐漸失去在越共的領導權,越南國內開始排華,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關於南海諸島歸屬中國的聲明,侵佔了南海90%以上島嶼。在蘇聯的支持下,越共領導人黎筍著手推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也就是把原本在法國殖民時期,在原來的柬埔寨、越南、老撾三國組成了一個聯邦,歸印度支那總督管轄。二戰時期,日本代替法國控制了個區域。為了反法西斯的需要, 將印度支那共產黨、安南共產黨和印度支那共產主義聯盟三個組織合併,稱為越南共產黨。越共在六次會議上,曾提出過成立印度支那聯邦政府的設想。黎筍的目的是把整個半島統一在越南旗下。1975年,老撾人民革命黨執政,與越南簽定了《 越老友好合作條約》,這讓黎筍覺得離目標又近了一步。1977年越南加入聯合國,同時加強對蘇關係。而美越戰爭越方認為是自己戰勝了美國,這下又有蘇聯支持,一水兒的蘇氏美式裝備,讓越南覺得自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統一後的越南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衝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導致南越百萬華人奔投怒海)包括南越的支持者被處決,更多人被捕送往越南在原始叢林裡成立的勞動思想改造營。(越南排華最嚴重時,很多的華裔官員也因此丟了工作,很多的商人也無奈停止了營業,就連華人學校都被迫關閉了。華人受到了極其不公平的待遇,他們甚至還被進行忠誠度的測試,為的就是把他們給驅逐出越南。更殘忍的是,他們讓華人繳納昂貴的出境稅,讓這些華人乘坐著破舊的漁船回故鄉)。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準備投奔怒海的越南華僑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越南排華中回中國的越南華僑

1979年2月17日,中越戰爭爆發了。當時中國派了二十萬人的軍隊,進行了為時兩個星期的戰役。中國雖然在這場戰役當中傷亡甚多,但是卻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把越南一方打退了四十公里之遠,但是那個時候解放軍的作戰經驗還十分欠缺,在攻打邊境城市的時候遭受到了重創。但是越南卻是經驗十足,再加上蘇聯的援助,也就對中國軍隊產生了十分不好的影響。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隊在空軍方面也是不足的,只能在白天作戰,隨後我軍撤軍之後,中越兩國邊境摩擦卻用了10年的時間(1979至1989)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解放軍突擊隊員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麻栗坡烈士陵園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犧牲的解放軍戰士

後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轉變,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我軍的革命先輩們用自己的汗水和鮮血換來的和平,我們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血染的風采 1979年2月17日  像英雄們致敬

受傷的解放軍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