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16年老兵到底有啥本事?竟把“破爛兒”折騰到了旅史館!

1米68的身高,黝黑但不失俊秀的面龐,要是叫讓旁人看起來,誰都想不到他竟是已經服役十六年,而且是轉業不久的四級軍士長,

更有趣的是,何朝軍在以前的單位裡有一個與其外貌恰恰相反的綽號——“破爛王”。就在不久前,他竟憑著自己這特殊的“本事”,將他十六年的青春歲月以及軍營印記,永遠留在了旅史館裡。

似乎從小時候開始,何朝軍就有一種“愛折騰”的天賦,凡是他看上眼的物件,不管多髒多舊,只要帶回家搗騰一番,準能讓那些看起來沒用的廢品重獲生機、變廢為寶。當他入伍以後,這些“天賦”便漸漸開始發光發熱。

這名16年老兵到底有啥本事?竟把“破爛兒”折騰到了旅史館!

新兵下連後,連長看著何朝軍個兒不高,體能也並不突出,便將他他分配到了通信連總機班,至此,何朝軍一天到晚的工作就是接聽、轉接電話,這份工作雖然枯燥,但何朝軍卻不以為意,又開始“搗騰”起來。由於當時單位營區較為老舊,分佈在房屋外的電話線故障率奇高,這讓負責維修的線路維護班苦不堪言,看到這樣的狀況,何朝軍靈機一動,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摸清了全旅的電話線路,並製成了圖紙,他還用標籤紙將纏在一起的線路分開做上標記,完成之後,他便將自己的“成果”提供給了線路維護班,看著密密麻麻的線路圖,有線班的班長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說道:“這是你畫的?”,此後,何朝軍就變成了通信連的“寶貝疙瘩”。

這名16年老兵到底有啥本事?竟把“破爛兒”折騰到了旅史館!

不久後,發現了何朝軍潛能的場站領導將他安排到了通用裝備修理所工作,如此一來,何朝軍便是如魚得水,一下子扎進理論書籍好幾個月,邊學邊動手,很快就成了修理所裡拔尖的“修理工”,專業練好了,何朝軍又不老實了,打起了修理所數控機床的注意,開始潛心研究鑽入其中。不久後,一輛進場保障車被十幾名戰士推進了修理廠,說是馬上要進場,車卻突然拋錨了。

修理所檢查後發現,車輛重要部位零件嚴重損壞,只有馬上使用現有材料重新制作才能保證車輛準時進場,但是往常進行機床操作的老班長正在休假,由於零件製作需要非常精準、不容誤差,所以一時間大家都沒有底,但是何朝軍不一樣,他二話不說拿起材料直奔機床,沒過一會兒,一個看似標準的零件被製作出來。正當大家驚歎的時候,他已經將“趴窩”的保障車輛救活了。從此以後,何朝軍就開始了他的“手工革命”,收集一些廢棄材料的同時,還把不用的羊圈改造成了工作室。之後一有時間,他就“貓”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面,你別說,他還真能做出些有用、好用的新鮮物件。

這名16年老兵到底有啥本事?竟把“破爛兒”折騰到了旅史館!

去年,何朝軍亦師亦友的班長王學剛面臨轉業回鄉,何朝軍一直想為他做些什麼,可又不知道幹什麼好,直到一次飯後,王學剛感嘆到:“保障了這麼多年戰鷹起降,自己卻沒有機會上天感受一下,真是遺憾吶。”聽到這裡,何朝軍突發奇想,既然老班長這麼眷戀自己保障的飛機,為什麼自己不能做一個飛機模型送給他呢?想到哪幹到哪是何朝軍的骨性,他立刻開始收集材料,忙碌了起來,終於趕在老班長退伍前將一架飛機模型交到了他手上,王學剛看著這用心血和汗水鑄成的模型,

竟一時有點哽咽,似乎己的青春,也凝結在這精緻的模型裡,等待著一飛沖天。

而在何朝軍轉業前,他想到了去年事,腦子裡也浮現出一個念頭,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雖然自己不能一生從軍,但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手藝和故事留在這裡呢,於是,他搬來拆遷遺留的樑子、施工廢棄的木屑,利用休息時間,將自己的青春熱血、軍人榮譽灌注在手中的模型裡。場站政委得知此事後大為感動,決定要為此次模型捐贈舉辦一個莊重的儀式。

這名16年老兵到底有啥本事?竟把“破爛兒”折騰到了旅史館!

2018年11月11日空軍成立紀念日當天,看著兩名禮兵將1比30的飛機模型搬進榮譽室時,何朝軍臉上寫滿了自豪,他在捐贈儀式上講到:“我的軍旅青春雖然即將結束,但是我們退伍老兵愛崗敬業、刻苦鑽研的戰鬥精神還依然挺立,今天,我代表全體2018年退出現役的同志們,將我們的軍旅、青春、熱血、奮鬥以及熾熱的紅色基因,留在這架模型裡,留在我們旅光榮的歷史長河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